母嬰之間的四種交流
母嬰之間的四種交流,父母和寶寶之間不斷的溝通和交流是保證寶寶心理健康、智能發展的有效途徑,同時能密切親子關系、深化親子感情。育兒專家特別強調,父母們要和你們的孩子做好下面四個方面的交流:
(1)肌膚(撫觸)交流
要經常對寶寶進行肢體的撫觸按摩,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寶寶的消化功能和免疫能力,而且能夠使寶寶身心放松、精神愉快。還應當讓寶寶能觸摸到母親的肌膚,增加寶寶與母親的直接聯系。抱著寶寶的時候,最好將寶寶的頭放到媽媽的左胸上,因為寶寶非常喜歡聽媽媽的心跳旋律(寶寶在母體內就很熟悉),這些都能讓寶寶感到安全和輕松。
(2)語言(聲音)交流
寶寶在未出生時就已經能夠感知外界聲音的刺激,因此,在寶寶出生后就更應注意和他開展聲音的交流。媽媽要經常對寶寶說話、唱歌,讓寶寶能逐漸熟悉媽媽的聲音、語調、語氣等語言特征。還要注意對寶寶發出的各種聲音及時作出回應,以增加母嬰間的情感聯系,并使寶寶充分感到自己的存在,刺激他的語言中樞,強化其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促進寶寶語言功能的發展。
(3)眼神交流
媽媽應該注意寶寶的眼神,仔細分辨他眼中的每一種需要,滿足寶寶語言無法表達的渴望。媽媽還應該經常用溫柔、慈愛、和善、愉快的目光注視寶寶,使他感到親切、溫暖、歡樂、幸福。這種交流可充分調動寶寶身上的積極因素和潛能,使他喜歡用眼睛去探求外面的世界,增強其視覺功能和思維能力。
(4)氣味交流
寶寶能夠分辨出媽媽與其他人之間細微的氣味差異,在媽媽的身邊時,寶寶會覺得很安全,因此也很平靜。但如果媽媽使用了帶有濃烈氣味的化妝品,就會影響寶寶的嗅覺,使他覺得遠離了媽媽,因而變得十分的不安和煩躁。年輕的媽媽應該使用氣味不太濃烈的化妝品,讓身上自然的氣味與寶寶達到默契交流,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
相關文章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