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關注寶寶的心理健康發育
有的孩子只要感覺不滿意就會大哭大叫,甚至會咬人。這是怎么回事呢?為什么情緒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專家告訴你,這些都是寶寶心情的一種表達。下面介紹嬰幼兒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
嬰幼兒的心理健康
嬰幼兒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滿足之后,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良好的心理狀態表現為:嬰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系友好和諧,個人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
嬰幼兒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孩子性格特征的優劣,直接影響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長和對待未來的態度。
寶寶心理健康程度分類及家長注意事項
1.寶寶心理很健康,但也不能因此而放松對他的要求,從小培養良好習慣,可激發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大的潛力。
2.寶寶心理健康中等,存在一定的隱憂。孩子成長的道路有時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父母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對黑有恐懼心理,不敢獨自一人睡覺時,父母可在3歲孩子的臥室放一盞調光臺燈;對于4歲的孩子,父母則可關燈,讓孩子邊聽錄音磁帶里的故事邊進入夢鄉。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對幼兒以后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毅力及健康的心理狀態。
3.寶寶心理健康指標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作為父母,讓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責無旁貸。你可以針對寶貝相應的弱點慢慢地有耐心 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例如:為寶貝樹立模仿的榜樣,時時處處以自己樂觀向上的情緒去感染孩子;多帶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增加孩子的 合作能力。如果必要時你也可以去尋求心理專家的幫助。
總之,在生活中家長不僅要注意寶寶的身體健康,也要注意寶寶的心理健康發育,當發現問題應該及時糾正。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