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抑郁癥與家庭成長環境有關系
心理醫生提醒,一些家長管教孩子的時候,要注意采用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造成對方過重的壓力,尤其是對已慢慢成年的孩子,應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生活水平在提高,心情卻變得糟糕。專家日前表示,我省抑郁癥患者正逐年遞增,這與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有關,過重的工作壓力、學習壓力成此類疾病的主要誘因。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在所有精神衛生類疾患之中,抑郁癥占有著重要的一席,我國早在2003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就提出“抑郁影響每個人”的主題,表明了抑郁癥其實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人談抑郁而色變,一直飽受其摧殘。因此,抑郁癥還被冠以另外一個渾號“精神健康第一殺手”。
我省抑郁癥患者逐年遞增
“抑郁癥的誘發因素有很多,近年來,醫院接診此類患者年齡集中在18歲至45歲之間,工作學習壓力過重是主要誘因。也有部分老年人患有抑郁癥,同樣不容忽視。”專家介紹說,我省抑郁癥患者正有逐年遞增的趨勢,最近她每天接待抑郁癥患者約10人次左右。
什么叫抑郁癥?抑郁癥有什么表現?專家表示,抑郁癥是一種心理疾病,以情感低落、興趣減退、思維遲緩、以及言語動作減少為主要特征。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引起抑郁癥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精神因素等。如果抑郁癥影響到生活和學習,要及時向心理醫生求助,但也不要將其當作洪水猛獸,心理出現問題其實如感冒一樣平常,輕微的抑郁是可以自我調節的。
個案1:父母吵架將孩子吵成了抑郁癥
一名對父母因各種瑣事吵架,當他們注意到14歲的兒子的情緒變化時,情況已經非常嚴重。這孩子、在一所重點中學讀初二,小時候聰明伶俐,學習成績穩定。而現在的學生,因父母經常為瑣事吵架而得了抑郁癥,他幾乎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意去上學,不愿意和人說話;脾氣非常暴躁;每天通宵熬夜,守在電腦前發呆,偶爾玩玩網絡游戲;食欲變得很差,每天只喝一點可樂、吃一點面包過日子,人變得骨瘦如柴。
父母隨后帶兒子向心理醫生求助。孩子說:父母每天都吵架,而且吵起來動靜很大,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們在鬧。孩子感到很丟臉,總感到周圍的人對自己一家指指點點,于是慢慢地遠離自己所熟悉的人群。
“母親每次和父親吵架之后,會對我哭訴她的遭遇,她罵我父親是王八蛋和人渣,我心里難過得要死,卻不知道怎么說,因為我是王八蛋和人渣生的兒子。”這個孩子哭訴,“連家都快散了,上學還有什么用?我感覺到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簡直不想活了。”
心理醫生鄭重地告訴這對父母,他們的孩子已經出現了抑郁癥狀。在心理醫生的點撥下,這對父母認識到了危機所在,為幫兒子對抗抑郁癥。他們成了并肩戰斗的戰友,不再吵架,還主動邀請來兒子的同學來聚會,孩子的臉上逐漸露出笑容,重新走進了校園,生活慢慢步入正規。
心理醫生支招
專家說,關于抑郁癥有一種通俗的說法:攻擊指向自己和家人。很多青少年身上出現抑郁癥狀,與其家庭成長環境有關系。
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父母要及時反思:是否因為自己所犯的錯誤,給孩子帶來了傷害?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