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太“臭美”需要正確引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女孩子小小年紀便開始愛美,家長便需正確引導。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有了對孩子審美敏感期的理解,家長就不會一味責備孩子的“反常”行為了吧。
“審美敏感期”的出現雖然有大致的標準期,但也會因每個孩子身心發展、養育環境的不同而個別差異。當孩子出現對這一方面的敏感特征時,應為孩子準備適宜的環境,給予正確的協助和引導。
女兒越來越“臭美”了
女兒今年4歲了,從年初開始我就發現女兒開始知道愛美了。一次她從幼兒園回來,用家里的記號筆涂抹指甲。當時我以為女兒是圖新鮮,也沒在意。可是,夏天來了,女兒也越來越愛美了。我給她準備了上學穿的衣服,她不穿,偏要自己挑選衣服,還說我選的衣服不好看。星期天不上學的話,女兒在家要換好幾套衣服。
現在每天早上一睜開眼,女兒就把睡衣脫了,然后坐在床上,自己找衣服穿。這件穿穿不好,又換另外一件。有時候,還要拿我的絲巾蒙在頭上,扭來扭去。婆婆有時候看到女兒這么臭美,都要笑個不停。
這幾天早上,趁我不注意,她偷偷用彩筆涂紅了指甲。今天早上,又用綠筆把手指甲和腳趾甲抹了個遍,洗都洗不干凈。女兒每天這么“濃妝艷抹”,我都不好意思送女兒去幼兒園,也擔心顏色會被女兒吃進嘴里。
還有一段時間女兒特別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裙子、項鏈等。畫完之后,躲到我的房間里,找我的項鏈和耳環戴。如果我把東西藏起來不給她,她就會哭鬧。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比較注意妝容的人,工作需要的時候,也會化化淡妝。但是,我很少在女兒面前化妝,更不會涂指甲。所以,我覺得女兒這些做法應該不會是受了我的影響。孩子這究竟是怎么了呢?我又該怎么樣來引導她呢?
孩子3歲進入審美敏感期
從心理學層面來說,敏感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某個年齡階段對某個領域特別感興趣,且形成認知。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后,兒童的心智水平便從一個層面上升到另一個層面。
3歲孩子開始對環境有審美要求,即進入了審美敏感期。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變成了一個完美主義者:牛奶不能灑出一滴,水果上不能有斑點,他們開始挑剔吃的和用的,接著孩子開始關注身邊的環境和自我的完美。尤其是女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段會對自己的衣著打扮產生濃厚的興趣,會突然對美產生很多的想法。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審美敏感期開始,女孩子的一生都會一直處在一種對美麗的探索之中。有了對孩子審美敏感期的理解,家長就不會一味責備孩子的“反常”行為了吧。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