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讓寶寶變自私的5因素
由于現在都是一個孩子的過,所以老一輩的孩子都自己的孫子或者是孫女都過分的寵愛,父母也把孩子當寶貝似的捧著,這不免讓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意識,孩子變得非常的自私,忘記了奉獻,那么除此之外,讓寶寶變自私的因素,還有哪些呢?
1、獨生子女的特殊性
現在的獨生子女幾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問題。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寵愛于一身,甚至壟斷了父母的整個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先盡他一個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長就盡量滿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養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沒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謙讓、奉獻等集體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
2、年齡特征所致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幼兒自我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最初階段,他們心理活動都單純圍繞自我出發,接觸、了解與自己緊密相連的人和事,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東西;
他們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從滿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發的,不知道考慮別人對此有什么想法,更難以理解別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約到了兩三歲以后,隨著幼兒社會活動范圍的擴大和交往經驗的積累,幼兒才逐漸在主觀上產生你我的區別,并能逐步從客觀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兒心理發展的早期階段,如果缺乏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問題行為。
3、周圍的不良影響
孩子自私心理的產生,與其周圍人們的不良影響也有很大關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自私自利,愛貪圖小便宜,或與人共事斤斤計較,過于“小氣”;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常常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給別人吃,玩具不許別人玩等。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4、物質生活的優越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斷滿足幼兒需要中,助長了幼兒的霸道、自私。例如,當幼兒看到別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時,哭鬧后成人一般都會滿足。從而,滋長了幼兒對物質的索取,幼兒不斷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無止境,自私便隨之而生。
5、交往中不懂得策略
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換時發生爭吵,往往是因為不懂得恰當的商議、溝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想玩,也明白別人也想玩,但矛盾在于怎樣選擇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成人雖然意識到了分享的重要意義,但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夠深刻,欠缺了對幼兒的指導。
孩子的自私心理是家長自己長期過分溺愛、嬌縱的結果。所以想要讓孩子懂得奉獻,那么父母則需要改變自己。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