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恐嚇的話語 導致寶寶安全感缺失
適度的安全感是寶寶們心理的一種需求,是人格完善的基礎,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專家介紹,父母的一些話語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下面是最讓寶寶缺乏安全感的五句話。
“你如果再……,我就不喜歡你了(我就不要你了)。”
雖然這只是你的一句氣話,但對于思維剛開始萌芽的寶寶來說,因理解力有限,他分不清這話中的真假,他會信以為真,害怕你不要他了。
教育提醒:這種方法長久使用會使寶寶對你給他的愛產生懷疑,擔心你真的不要和不愛他而感到焦慮,進而引發安全感的降低。
“你不是媽媽生的,你是撿(抱)來的。”
寶寶都很好奇自己是從哪兒來的?有的媽媽被寶寶問煩了,或不知道如何回答,往往會以這樣的方式隨意回答。
教育提醒:殊不知,這對小寶寶來說也是一種傷害。細心的你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寶寶在聽完這個回答以后經常會有悶悶不樂的表情。
“你如果再……,看我不打你,把你關在門外。”
寶寶不聽話時,你總會很煩惱,若經常用這句話來嚇唬他,雖然一時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對寶寶的心理是一種傷害,他會害怕你真的不要他而沒有安全感。
教育提醒:寶寶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若真要你下手打反而會舍不得,時間長了寶寶就會不怕這句話了,甚至開始對著生氣時的你嬉皮笑臉,讓你哭笑不得。
“我說不行就不行,你這孩子咋那么讓人煩呢?”
你可能由于工作或個人情感受挫而積蓄了消極情緒,有時這些負面情緒會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寶寶。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心情不好時,你拿寶寶當出氣筒。
教育提醒:這時寶寶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但就是惹得你不高興,甚至招來嚴厲的懲罰。這種不確定性會讓寶寶茫然失措,進而損害他已經形成的對你、對外在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
“天黑了,不能出去,外面有壞人(大灰狼、老虎等)。”
寶寶活潑好動,一刻不閑,即使天很晚了,仍然想出去玩,可是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感覺太累,就騙寶寶外面有大灰狼,會吃小朋友。
教育提醒:這雖然遏制了寶寶出去玩的沖動,但也讓他對黑暗萌生了恐懼情緒,很可能會做惡夢、不敢獨自一人入睡了。
……
這些有意無意的恐嚇話語,也許說者無心,可是聽者有意,寶寶會以為某些事情是真的要發生了,從而內心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