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犯同樣的錯誤怎么辦
有時候孩子老是會犯同樣的錯誤,講了很多遍還是不改,這讓父母很抓狂,于是乎父母就不斷呵斥孩子。這是為什么的呢?很多父母都會感到煩惱,甚至會懷疑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對,孩子聽不懂。那么究竟寶寶老犯同樣的錯誤怎么辦呢?
一、暗示
直接責備孩子,容易遭到孩子的抵制,你不妨講點策略,用責備他人的相同過錯來暗示孩子。這個“他人”最好是孩子所熟悉的故事、電視中的角色。孩子犯了錯,如果你能心平氣和、借彼喻此地啟發(fā)孩子,可以使孩子很快明白你的用意,樂意接受批評和教育,而且保護了他的自尊心。父母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時,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首先自己應該做到,在沉默無聲的行為之中,給孩子作出暗示,這樣可以使孩子通過模仿父母的行為,自覺形成良好習慣,從而收到“不令而從”的效果。
二、沉默
沉默也能達到責備的效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階段,就能夠分辨出簡單的是非、善惡、真假、美丑,一旦做錯了事,心里便會擔心父母責罵,并等待你的責罰,如果正應了孩子心里所想的,他反而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對批評及過錯也就不以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以沉默對待,嚴肅地凝視孩子一會兒,孩子反而會“不自在”起來,進而能反省自己的錯誤。
父母在批評和勸誡孩子時,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當眾把孩子說得一無是處。這種批評方式和態(tài)度,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孩子的抵觸和反感。因此有時候用沉默來代替對孩子的直接批評和斥責,反而可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
三、適時適度
孩子有了缺點錯誤應及時給予責備。小孩的時間觀念較差,昨天的事仿佛過了好幾天。加上喜歡玩耍,剛犯的錯一轉(zhuǎn)眼就忘了。因此,家長責備孩子要趁熱打鐵,不可拖拉。研究發(fā)現(xiàn),及時的責備能使孩子把過錯和愧疚聯(lián)系起來,加深對過錯的記憶和認識。
四、寓教育于實踐中
要多給孩子以練習的機會,而不要直接加以指責。有位家長常讓孩子買鹽、肥皂之類的東西,孩子老是算錯賬,但每次錯后,母親并不責備他,只是讓他再買一袋鹽或其他東西回來。幾次之后,孩子買東西一般很少再出錯。這種不責備孩子的過失,而是想辦法讓孩子反復練習、實踐的方法,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爸爸媽媽要記得適當?shù)呐u指責是有必要的,但要講究策略和教育的藝術,這樣才能幫助寶寶真正認識到錯誤。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jīng)常出現(xiàn)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xiàn)如今,家庭里的經(jīng)濟條件、物質(zhì)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yōu)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