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合孩子開口說臟話怎么辦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會發現,平時孩子在公共場合的時候可能會爆粗口,說一些臟話,這是非常不正確的一種行為,并且嚴重影響孩子一些思想道德品質,所以這也是很多家長感到緊張和擔憂的一件事情。所以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教育,那么,公共場合孩子開口說臟話怎么辦?
當寶寶說臟話時,你該怎么辦?
很多媽媽都會用成人思維,在寶寶說臟話時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會大聲呵斥,而身邊的其他長輩也會幫你一起教訓寶寶。在這時,媽媽們要保持清醒,最好的反應就是沒反應。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不要急著生氣,先提醒自己“他只是個寶寶”
學齡前兒童并不能像成人或大些的寶寶那樣評估詞語,所以媽媽有義務告訴寶寶規則,而不是簡單的訓斥或懲罰。與其說寶寶在說臟話,不如說這只是他的一種語言經歷而已。對寶寶來說,臟話只不過是他們發現的一個新的探索領地,而不是要拿它攻擊別人或者是惹人生氣。最好從寶寶的理解能力出發,而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待臟話的含意。嘗試把一句臟話當成一個機會,去接近寶寶的思想,弄清他們究竟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2. 你要保持嚴肅
寶寶第一次說臟話或講粗口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馬上斥責,也不要為我的寶寶竟然會說這個而感到“好笑”,因為那樣寶寶勢必會把這當作正面的鼓勵而重蹈覆轍。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寶寶都是在試探:這是我聽過的話,那人說的時候似乎很激動。我倒要看看如果我說出來會發生什么。讓大人發笑、生氣或不安,是小寶寶想擁有的一種強大力量。即使在眾多長輩面前,寶寶說了臟話,讓你很尷尬或是很生氣,千萬不要表現出來,這對他真的不好。所以當你的寶寶第一次嘗試說臟話,你要記住:沒有反應才是最好的反應。
3. 不要讓臟話得逞
愿望得不到滿足,是寶寶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們會盡自己所能來發泄心中的不滿。他們可能會大聲哭鬧,會摔東西,也會說出自己覺得最最惡毒的語言。這時候,他們是很清楚自己在說什么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通過臟話來表達情緒——這正是臟話被發明創造的原因。如果你的寶寶是因為想要什么東西而講臟話,一定不能讓他得到想要的東西。即使你指明“說那樣的話很不好”,也不能把他要的冰淇淋給他。
4. 引導寶寶換位思考
寶寶在公共場合說臟話、詛咒別人,這種情況下,媽媽們要及時告訴他,這樣做別人會有什么感受。只有引導寶寶換位思考,向他解釋罵人會讓人傷心,即使其他寶寶都這么說,這樣做也不對。罵人和讓人傷心都是不可以的,這樣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道歉。雖然寶寶可能還在學習體會別人的感情,也許不能每次都記得先考慮別人,但仍然需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是在傷害別人,即使他不是故意的。
寶寶說臟話的原因
1. 詛咒敏感期:從試探開始
詛咒期一般出現在3-4歲,是語言敏感期中的一個表現。當寶寶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能夠像劍一樣刺傷別人,他們就會使用強有力的語言來試探,引起別人注意或實現自己的目的。
2. 喜歡模仿別人
有時候,寶寶會模仿電視節目或生活中常接觸到的人的表達。大人們難免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不經意間語言“失足”,或者是他偶然看到了一個說臟話的電視鏡頭。這時,寶寶便敏銳地抓住了那些“關鍵詞”,比如“他媽的”、“笨蛋”、“臭狗屎”等。寶寶們很喜歡模仿大人說話做事的樣子,這些新鮮刺激的詞他們自然會津津樂道。
3.寶寶有時會用詞不當
通常講,寶寶是不會故意侮辱別人的,所以他可能并不明白這句話的確切意思和惡劣程度。因為寶寶對語言和詞匯的感覺是慢慢形成的,因此他用詞不當也是相當正常的。
以上是關于寶寶說臟話的一些方式,如果平時寶寶出現,讓父母可以采取上的一些方式進行制止,并且及時地教育孩子。并且平時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父母是寶寶的第一老師,一些動作和語言寶寶會不斷地進行模仿。
-
不管多累,還是家庭有多不和諧,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不管多累,還是家里面有多不和諧不應該把負面情緒傳達給寶寶!
-
如何預防新生兒打嗝我們都知道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還是應該要了解清楚,因為小寶寶在出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嬌嫩的,生活中,如果是寶寶經常出現打嗝的話
-
媽媽的一言一行,會給孩子帶來這些影響在家庭中,通常都是男主外、女主外,很多孩子都是由媽媽帶大的,因此在生活中,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形成孩子的行為習
-
孩子愛哭鬧,這些方法可以讓孩子快速“變臉”哭鬧可能是所有孩子的天性,而對于父母來說,則是令人煩惱的問題,特別是外出時,如果寶寶哭鬧,會讓父母感覺到很尷尬,其實寶寶
-
孩子叛逆亟需父母積極引導現如今,家庭里的經濟條件、物質水平大幅度提高,孩子們的生活愈加優渥,孩子崇尚獨立、自由的性格愈加明顯。在這個階段,如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