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寶寶小耳朵五正確做法
怎么樣才能保護好寶寶的耳朵呢?寶寶的每個部位都是很脆弱的,因此當媽媽的平時一定要保護好!
1、喂奶時,最好讓寶寶采取半坐位
在討論喂奶姿勢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小耳朵里面的秘密:寶寶的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其中中耳為一相對密封的氣腔,在前壁有一個小管與鼻咽部相連,叫作咽鼓管。
平時,咽鼓管在鼻咽部的出口受周圍組織擠壓而呈密閉狀態,但是當寶寶吞咽、咀嚼、打噴嚏或哭鬧時,為了維持中耳內外氣壓的平衡,咽鼓管便作瞬間開放。由于小寶寶的耳部尚未發育完善,咽鼓管還比較短,而且位置低而平直,如果你橫抱著寶寶喂奶、讓他平躺著吃奶、奶瓶口開得過大、奶瓶豎得過直等等,都容易造成寶寶嗆奶,使乳汁沿著咽鼓管流入中耳,誘發中耳炎。
正確的喂奶姿勢是:如果是坐著喂奶,應將寶寶斜抱在懷中,讓寶寶呈半坐位,寶寶上半身靠著的那一條腿可以用小凳子墊高些;如果是側躺著喂奶,媽媽要用手臂將寶寶的上身和頭部支起,以取得一個最適宜的角度。
2、給寶寶清理耳垢需要去醫院
前面我們說道,如果耳垢比較少的話,不需要清理。但是,如果耳垢已經比較多了,形成了團狀,像個塞子一樣塞在耳朵里面,就需要帶寶寶到醫院,請醫生幫助清理。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為這點兒小事跑醫院很麻煩,于是就自己給寶寶弄起來了。實際上,這種做法很危險。一是因為一般家庭中都沒有耳燈,父母往往只能是跟著感覺走,這樣很容易造成局部損傷;二是因為很多寶寶還沒學會合作,可能會亂動;三是一旦在挖耳的過程中,不小心有外力撞擊,比如旁人經過不小心碰了媽媽的手等等,有可能會捅破鼓膜。
而醫生可以通過耳燈或者反光耳鏡直接觀察耳道內部的情況,耳垢較多時,可直接用棉簽或醫用鑷子取出。當耳垢已經形成耳垢石很難取出時,醫生還可以選用滴耳液軟化耳垢。軟化的耳垢會從外耳道排出,也很容易清理。
-
如何保障兒童安全在一些假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一些身體安全。防止孩子出現各種的意外,嚴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是一件非常殘忍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6大安全隱患現在平時一些家長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場,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是給孩子準備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帶孩子逛
-
開學為什么別總把手心掛在嘴邊一些孩子開學的時候,因為長期的假期生活,而讓自己不能更快地進行收心學習,所以總是把抒情掛在嘴邊,這樣會讓自己更難進入一些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六大隱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長喜歡帶孩子逛街逛商場,讓孩子去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認為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寬闊視
-
小心六種運動會損害孩子身體健康我們都知道,經常的鍛煉身體,對于孩子非常有利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素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