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用藥要慎重 小心藥物副作用
秋季時節是各種疾病的易發期,寶寶抵抗力較弱,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出現疾病要積極的治療,藥物治療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需要提醒家長朋友,給寶寶用藥一定能夠要謹慎,要最大化的避免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外用藥膏類的使用要點
即使同樣都是外用藥,也分為溶液、酊劑、粉劑、洗劑、油劑、乳劑、軟膏、糊膏、硬膏、膜劑、凝膠、氣霧劑等多種形式,其藥物特點各有千秋,使用方法也不盡相同。
用藥特點
溶液用于濕敷,酊劑要均勻涂抹;粉劑多擦會結成團塊,洗劑使用前必須搖勻;油劑用后感覺比較潤滑,乳劑則容易清洗;軟膏會阻礙皮膚散熱,糊膏滲透作用稍差;硬膏能阻止水分蒸發,膜劑可以深入皮膚;凝膠會在肌膚上形成一個薄層,氣霧劑噴灑均勻能代替涂布。
注意事項
1 在使用外用藥膏前最好用清水清潔患處,以免肌膚上的皮脂、污物影響藥物的功效;
2 每次涂抹的藥膏量不宜過多,面積也不宜過大,因為藥物涂層太厚反而會影響吸收;
3涂抹藥膏時應采用如下方式:在肌膚患處由內而外以順時針的形式輕輕涂抹開;
4 用藥后必須仔細觀察寶寶的反應,如果表現為局部紅腫或出現搔抓現象,應立即停藥。
對肌膚薄而敏感的寶寶而言,最好先在小面積肌膚上試用,沒有不良反應再擴大使用面積,同時應注意不要進食腥、發食物,以免引起過敏反應。
由于一些外用藥含有激素,所以使用次數每天不要超過2次,使用時間不要連續超過一周。
寶寶患濕疹時,有時會用尤卓爾,使用時可將藥膏和尿素1∶1調好后再給寶寶抹,這樣激素會少些。
中成藥類的使用要點
中成藥可簡單分為內服和外用兩種,其中內服劑型多為丸劑、散劑、膏劑、丹劑,隨著制作工藝的提高,目前中成藥的內服劑型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如顆粒劑、片劑、膠囊劑等。
用藥特點
中成藥的丸劑又可分為蜜丸、水丸、水蜜丸、糊丸、濃縮丸、蠟丸和微丸等,對于寶寶來說可能服用起來稍顯麻煩。散劑分為劑量型散劑和非劑量型散劑兩種,前者寶寶服用起來更為方便。顆粒劑比較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寶寶,而片劑和膠囊則適合年齡較大的兒童服用。
-
如何保障兒童安全在一些假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一些身體安全。防止孩子出現各種的意外,嚴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是一件非常殘忍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6大安全隱患現在平時一些家長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場,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是給孩子準備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帶孩子逛
-
開學為什么別總把手心掛在嘴邊一些孩子開學的時候,因為長期的假期生活,而讓自己不能更快地進行收心學習,所以總是把抒情掛在嘴邊,這樣會讓自己更難進入一些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六大隱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長喜歡帶孩子逛街逛商場,讓孩子去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認為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寬闊視
-
小心六種運動會損害孩子身體健康我們都知道,經常的鍛煉身體,對于孩子非常有利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素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