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需預防寶寶發生的7種意外
預防孩子發生意外是每個家長都需要重視的事情,小寶寶們一旦出現意外,輕則傷害健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而在今天我們把小寶寶們容易出現的7種意外給大家總結出來,希望能夠引起父母朋友的注意。
在我國,意外傷害是0—14歲兒童的首要死因,每天就有近200名兒童因此死亡。不過,這些意外傷害卻都是可以預防的。
該手冊就針對兒童溺水、跌落、燙傷、中毒、窒息、廚房安全和乘車安全七個方面,進行了預防指導。
溺水。家中有蹣跚學步的幼兒,洗手間要關門,馬桶蓋隨時蓋上;給孩子洗浴后,家長要及時清空浴盆或浴缸里的水;如果孩子會游泳,也要在水位低于頭部的泳池區域游泳。一旦發現孩子溺水,要立刻呼救和報警。
跌落。窗戶上應安裝一定高度的欄桿,欄桿間距小于9厘米;窗邊不要放桌子、凳子和沙發;保持地面干爽,浴室內裝扶手,鋪防滑墊;屋內有臺階的,也要安裝扶手。
孩子若跌落受傷后,先用小毛巾包冰塊冷敷10分鐘,然后綁上繃帶,將傷處抬高,讓血流減緩,以減輕青腫和淤血的程度。
燙傷。盡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導致盛放熱液的容器翻倒;給孩子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使水溫保持在38度左右;把家用強力清潔劑,如除污劑、堿水、濃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誤食或潑灑到皮膚上,導致化學性燒傷。
一旦出現上述意外,應迅速將孩子的受傷部位放到涼水中,至少冷卻10分鐘。然后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一起,不要動它,等醫生處置。如果傷口面積比孩子的手掌還大,要用干凈的保鮮膜或沒有絨毛的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送去醫院。
中毒。成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藥;家中保持有一扇開啟的窗,以防煤氣中毒;藥品和清潔劑等要遠離孩子等。
英國專家指出,如果孩子誤食了有毒物質,先叫救護車,在救護車到達之前,讓孩子保持不動。如果有可能,找出他吃下了什么,并帶一點到醫院化驗。不要強迫孩子嘔吐,假如孩子本能地嘔吐,要把嘔吐物收集起來帶到醫院。假如孩子感到食道或口腔有燒灼感,可以讓他喝點牛奶。
窒息。拿掉兒童床上的毛絨玩具等松軟物品,床邊最好不要掛玩具,如果要掛,繩子長度不宜超過17厘米;最好給孩子穿拉鏈衫,如果穿紐扣衫,要時常檢查紐扣是否松動脫落;孩子吃東西時,要確保他們伸手可及的區域沒有小顆粒物,如玩具部件、花生粒、葡萄等;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小顆粒食物,如硬糖、堅果、葡萄和爆米花等。
如果孩子發生窒息,家長可拍打孩子背部,讓其盡量咳嗽。必要時,可將嬰幼兒倒置拍打。此外,讓孩子翻過身,仰面躺下,使頭的位置低于整個身體。用兩個指尖,向內并向上推孩子的胸骨,每3秒一次,每推一次都要看喉嚨里是否有東西出來。對于大孩子,可讓他站在身前,你把拳頭放在他的腹部和最下面的肋骨之間,猛力向內并向上用力。如果喉嚨里的東西還是不出來,再重復背部的拍打,以5次背部拍打和5次正面推動為一個單元,反復進行。3個單元后,如果還沒有緩解,就叫救護車。在救護人員到達前,要不斷地重復急救動作。
廚房安全。放在爐灶上的鍋把手都要向內,熱的食物和液體不要放在桌子邊緣;做飯時不要抱著孩子;在廚房附近放一個滅火器,電話旁備有急救電話號碼;煮食物時,不要讓孩子無人看管等。
乘車安全。所有13歲以下的兒童,都應該坐在汽車的后座。一項調查顯示,相比駕駛座和副駕駛,事故中后座的死亡率最低;不要與孩子共用一條安全帶;每個孩子坐車時,都應選擇合適的兒童座椅上,另外,應請專業人士檢查座椅安置是否正確;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車內等。
不難看出上面的這些意外在生活中都是很容易發生的,是否能夠杜絕這樣的意外發生完全要看父母朋友們是否能夠對寶寶照顧得更加細心,希望今天內容能引起所有家長的重視。
-
如何保障兒童安全在一些假期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一些身體安全。防止孩子出現各種的意外,嚴重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是一件非常殘忍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6大安全隱患現在平時一些家長喜歡在周末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逛商場,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或者是給孩子準備一些生活用品,但是帶孩子逛
-
開學為什么別總把手心掛在嘴邊一些孩子開學的時候,因為長期的假期生活,而讓自己不能更快地進行收心學習,所以總是把抒情掛在嘴邊,這樣會讓自己更難進入一些
-
帶孩子逛商場需警惕六大隱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長喜歡帶孩子逛街逛商場,讓孩子去選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認為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識面,讓孩子寬闊視
-
小心六種運動會損害孩子身體健康我們都知道,經常的鍛煉身體,對于孩子非常有利運動,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素質,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