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怒:好孩子都是玩大的
每每看到孩子沉浸在游戲之中,一些父母不禁要發怒:“他怎么老是在玩?這樣可不行,你看張家的孩子現在已經能背幾十首古詩了,李家的孩子在學書法,王家的……哎,寶貝,你別玩兒了,該學點東西了!”
對于身心快速成長的兒童來說,游戲的意義是重大的,特別是對幼兒來講,更需要在玩中學,學中玩。相信你的孩子,他想游戲是因為游戲與他的身體發育緊密相連。而游戲也是你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的大好時機。
為游戲正名
家長語錄:孩子玩就是傻玩兒唄。他不會干別的,只能玩兒。
專家解析:游戲在兒童心智成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游戲是他們的日常活動,也是學習的主要方式。
在游戲中兒童可以:
體驗愉快的“我”。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身體的協調能力,增加了觀察和思考的能力,與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還收獲了愉快、自主的感覺。
確定成功的“我”。兒童在游戲中體驗到“我能做這些”、“小朋友喜歡和我在一起玩”等感受,覺得他是這個世界的主人,這對確立自信很重要。兒童在游戲中學習怎樣交往、怎樣認識事物、怎樣使用已有的知識技能。
表達真實的“我”。兒童玩一些過家家、購物等有想象色彩的游戲,將現實生活中的經歷表現出來,反映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家長們不知道孩子的小腦袋里想的是什么的話,請加入孩子的游戲吧!
陪孩子玩說簡單不簡單
過家家
典型場景:宏宏和冰冰玩過家家,正在給娃娃做大餐。宏宏媽媽過來一看,不滿地說:“你是個男孩,這么大了還玩過家家!”
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模擬和重現現實生活,不僅有助于他們發展身體協調的能力,還可以協調心理的不平衡狀態。不管是不是益智游戲,都會對兒童智能發展,情商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兒童常玩的過家家,除了具有幫助兒童了解、熟悉現實世界、認識不同社會角色的作用,在游戲中兒童還可以將自己的經歷、感情、生活中重要或幻想的人物投射到玩具物品上,通過認同某一個角色,達到心理狀態上的平衡。過家家并不是女孩子的游戲專利,男孩子也可以在游戲中滿足自己在生活中沒有實現的愿望或需要。
在過家家的游戲中,兒童在空空的鍋里煞有介事地炒啊、煮啊,還要端起碗來假裝吃飯、喂小娃娃,對他們的想像力是一種鍛煉,而想像力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創造力高低。
和小朋友一起過家家對內向的孩子來說,是學習交往技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時機。在游戲中孩子沒有學習的壓力,學習在自然自發的活動中進行。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似乎天生就知道如何學習生活所需的各項技能。
教你一招
玩“在醫院里”的游戲,對害怕上醫院的孩子來說,有助于緩解恐懼。在游戲中兒童可扮演醫生,由家長(或玩偶)代表看病的孩子,表現孩子的害怕與需要,比如在兒童扮演醫生給洋娃娃打針時,家長可替洋娃娃說:“哎喲,好痛啊,我不要來這里,我要走!我要回家!”在這個游戲里,孩子是醫生,是有力的,可控制局面的。這類游戲不僅重現兒童看病的經歷,而且釋放了他們的恐懼。
玩沙
典型場景:“別去碰那些沙子,臟!”不能玩沙弄土的孩子站在一邊戀戀不舍地、羨慕地看著別的小朋友玩得興致勃勃。站在他身邊的父母生怕揚起的沙土弄臟了他身上的漂亮衣服,牢牢地握著孩子的小手。
對于那些沒有太多機會接觸沙子的孩子,讓人不禁惋惜他失去了大自然賦予每一個孩童最好的玩具之一——沙土。而沙土對兒童具有的吸引力,幾乎是天生而無法阻擋的,孩子們在沙土堆上興致勃勃、樂此不疲地用沙子堆成不同的場景。如果再配上一些塑料玩具,那么一個沙堆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游戲場。
沙是絕好的玩具,它帶給孩子粗糙觸覺,滿足孩子皮膚對外在刺激的需要,捧起沙子時感覺到沉甸甸的,這一系列的感覺刺激是感知覺統合的途徑之一。
在兒童混亂的內心糾纏的情緒狀態下,他手下的沙的世界也是一片混亂。此時家長不必過多干涉、解說,兒童在玩的過程中能慢慢整理自己的世界。從玩沙的活動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孩子與生俱來的心理自愈的能力。
教你一招
戶外活動時讓孩子穿上易于清洗和不怕磨損的衣服,這樣家長不會因為衣服的問題有顧慮。
玩水
典型場景:雨后,為為發現了地上的積水,快樂地一腳踩進去,媽媽追趕不及,大叫:“為為,會感冒的。快出來!”
多數孩子天生喜歡玩水。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兒童對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具有非常的興趣。在游戲中,水是一種替代物,替代滋養生命的奶、流質食物,替代孩子排泄的尿,兒童在玩水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替代性的滿足感。玩水還是一種可以表達攻擊的方式,幫助兒童放松,給他們更多自由的感受,真實體會自我控制的感覺。看到孩子在雨后路面上的小水坑里快樂地踩水時,恐怕誰也不會否認水是如此讓孩子快樂和滿足。
教你一招
水可以衍生出許多游戲,比如與沙土混合、吹泡泡、吹畫等等。玩水時小杯子、奶瓶、布、海綿等都是必備的物品。水是夏季最好的玩具之一,北方天涼時可考慮吹泡泡、吹畫等游戲。
如何更好地陪孩子玩
要在游戲中了解和引導孩子,家長應注意:
1.不干涉。孩子才是能夠真實、完整知道自己內心世界的人,讓孩子在玩中充分表達自己,家長不宜過多干涉,特別是在游戲的開始階段。不少父母在和孩子玩時,總忍不住指指點點:“這塊積木應該放在這里”、“哎呀,還是媽媽給你擺吧”……這樣很難讓孩子感覺輕松、愉快,即使是在游戲中他也不能放松地表達自己。所以,家長要注意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耳朵聽,了解孩子的內心,營造一個完全接納孩子的氛圍。
2.作為同伴參與。當發現問題、了解到孩子的不良感受時,家長可以以適當的方式介入。但介入時不宜以一種訓斥、責備的態度,而是通過作為一個“大玩伴”提供行為示范,或在與孩子做扮演角色的游戲中模仿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實反應,讓孩子在家長的言行中看到自己,認識自己,逐步幫助他消除不良感覺。
3.讓孩子做游戲的主人。讓孩子自由選擇游戲,當他不知如何選擇時家長可給予建議,或者若無其事地在一邊玩,引導他參與游戲。
4.游戲時間有保證。每天為學齡前的孩子安排至少半個小時的游戲時間,家長在一旁陪伴,當孩子希望你參與游戲時,請按照孩子的想法進行游戲。學齡兒童的游戲時間可適當減少,但至少每周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游戲時間。
-
寶寶幾個月開始用背帶好小寶寶在生下來的時候,其實也是特別嶄新的一個小生命的,而且父母應該要把寶寶照顧的特別好,才可以讓寶寶瞬間去成長的,可是很
-
寶寶缺鐵竟然有這4個癥狀一般來說,寶寶最害怕的就是身體里面缺少這個鐵,還有就是鈣,尤其這個危害是非常大的,那么大家都知道嗎?如果是寶寶身體里面缺
-
中藥治療嬰兒濕疹有哪些方法本來家庭中現在擁有寶寶是很高興的,但很多父母在為寶寶進行日常護理照料時,此時嬰幼兒的身體上出現密密麻麻的小紅疙瘩,而且呈
-
在生活中如何改善寶寶食欲一般寶寶在很小的時候,為之家長們在喂養過程中,使之都非常的吃力,看似自己做的飲食是非常適合孩子食用的,但寶寶非但沒有及時
-
家長如何應對寶寶的多語癥寶寶一旦降生出世,使其通過母親的乳汁正逐漸的慢慢成長,很快的時間就會用嘴巴進行簡單的發音,直至逐漸的話語像順口溜一樣蹭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