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頻繁洗澡易導致皮膚癌
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就會經常去外面吃飯,不過,在美味的背后,卻隱藏著不少健康的隱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身體過胖或是高血壓等情況,嚴重者還可能會引發糖尿病或是是腫瘤等。
老下館子吃出慢性病
研究共調查了2204名下館子的消費者,涉及998種菜肴,其中包括主食167種、涼菜240種、炒菜557種、湯羹34種。調查結果顯示,下館子吃飯每人一餐攝入的脂肪和鈉,超過全天推薦的攝入量,必須引起人們的重視。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外出就餐時主要存在三大問題。
首先,油多鹽多。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天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克(鈉2200毫克),而下館子的人一頓吃下去的鈉就有2902毫克,一頓吃的量比推薦量一天還多。
其次,畜禽肉類太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畜禽肉類應控制在50~75克之間,而在外就餐一頓可平均吃進120克肉類,再加上水產50克以及蛋類,動物性食品攝入總量較高。
第三,主食相對較少且過精。人們下館子更加偏愛精細制作的點心和面食,使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專家提醒,如果長期這樣吃,勢必導致慢性病高發。
主食:面條餃子最咸
調查發現,面食類食品含鹽量較高,普遍高于米食類。面條最咸,一小碗面條(50克)光是面條就含350毫克鈉,加上調料含鹽量更高。其他的高鹽主食依次為餃子、家常餅、包子。而我們印象中覺得口感較咸的炒飯,含鹽量反而排在后面。
王竹建議,在外就餐時,盡量選做法簡單的主食,比如白米飯、白饅頭、蒸煮粗糧等。如果要喝粥,盡量少選帶肉的粥,比如皮蛋瘦肉粥、艇仔粥,不妨多選紅豆粥、綠豆粥、玉米粥等。
涼菜:小涼菜也是重口味
每天洗澡是天經地義的生活好習慣,對許多人來說,保持身上清潔,更是一種禮貌,但是,想不到洗澡竟然隱藏著致命危機?根據墨西哥一項研究指出,長期頻繁洗澡容易導致皮膚癌,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不過,皮膚科醫師表示,頻繁洗澡并不會導致皮膚癌,但洗澡時一定要把沐浴乳沖洗干凈,否則就會傷害皮膚。
研究:頻繁洗澡易致皮膚癌
根據一項皮膚病研究指出,許多人無法忍受身上的污垢、汗漬等,所以養成每天洗澡的衛生習慣,沒想到過於頻繁洗澡竟有害身體健康,進而導致罹患皮膚癌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表示,現代人生活忙碌,洗澡或許是洗去一天疲勞的最佳放松方式之一,但頻繁洗澡卻會洗去身上本來就不多的皮脂,促使皮膚干燥情形加劇,進而導致皮膚炎。
洗澡時,過度用力搓洗也會造成本來就很脆弱的皮膚表皮受損,使真菌、細菌等趁虛而入,以致皮膚嚴重感染,這項研究同時也顯示,如果皮膚經常處于損傷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長期下來,各種癥狀接踵而來,甚至可能引發皮膚癌。
研究人員認為,洗澡次數不要太頻繁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一周大約洗2至3次就足夠了,搓洗力度也不宜太過用力,更何況身上有些污垢并不會影響健康,甚至還具有保護皮膚的作用。
醫師:頻繁洗澡致癌過于夸張
就學理上來說,長期頻繁洗澡是不會導致皮膚癌的,且一周洗澡次數僅2至3次的說法過于夸張,不過還是要注意由于沐浴乳可能含有石化成份,因此洗澡時一定要把表面殘留的沐浴乳沖洗干凈,否則就會傷害到皮膚。
除此之外,造成皮膚癌的原因可歸類為三種:基底細胞癌、扁平(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一般來說,基底細胞癌是由于紫外線照射所形成的皮膚癌;扁平(鱗狀)細胞癌是因為受傷、摩擦,或是接觸化學物質所導致,至於黑色素瘤則原因不明。
每天洗澡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也最好不要超過一天3次,格外,需要留意沐浴露是否沖洗干凈了,避免對自己的皮膚造成刺激導致皮膚過敏或患上皮膚炎癥。
-
年終盤點:你的健康余額剩多少,你的健康狀況達標嗎?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常常會回顧這一年都做了哪些事情,認識了哪些朋友,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
小寒養生 健健康康過新年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
-
想要提高自己精子的質量?男性這樣做準沒錯其實還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在平時也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提高我們精子的質量,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
-
想要每晚睡得香甜 一定要做這幾件事哦良好的睡眠對一個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那么良好的睡眠和什么有關呢?怎么樣做才能讓自
-
達人支招教你緩解壓力  壓力是人對未知事物的本能反應,壓力是一把雙刃劍,適當的壓力可以激發完成任務的動力和斗志,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