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養生秘訣:養胃護肝最重要!
重視健康養生的人,一般都會關注精神、飲食、起居等多方面都能順應節氣的變化,講究陰陽調和。而春季,又是脾胃病高發季,此時若想呵護身體的健康,就必須注重脾胃的養護。因此,今日我們就邀請專家們來聊聊春季養胃護肝需注意什么。
飲食不節傷脾胃腸絡受損易發病
“春節長假剛剛過去,很多結腸炎患者都是由于過食辛辣刺激和油膩的食物后,出現了腹瀉、腹痛、便秘等癥狀。”專家表示,從中醫理論講,這是由于外感暑熱濕熱毒之邪,侵及腸胃,內由情志失和,橫逆犯脾,或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致使濕熱下注腸絡受損而發病。其病位在腸,由于濕熱蘊結大腸,導致腑氣阻滯,氣血凝結與濕熱相博化而為膿。熱毒灼燒腸絡,血溢絡外而有腹痛﹑腹瀉。
此外,春季人們胃口大開,如果進食黏硬、生冷、肥甘味厚的食物,或吃得過飽,使胃難以負重,就可能誘發胃潰瘍,使人在春季患上胃病。有的人脾氣暴躁,易動肝火,到了春季肝氣偏亢,更容易損傷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
胃痛有可能是脾胃雙重病變
專家認為,中醫重視分清主次,辨明緩急,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初發或急性期,多屬濕熱蘊結,常見腹瀉急性發作,肛門灼熱,瀉而不爽,里急后重,便后癥減,可通過清熱利濕辯證施治;緩解期或反復發作者多為脾胃虛弱,腸道功能失調,常見大便稀溏,里急后重,便后癥不減,可以健脾益氣治療。
很多人胃疼,不單單是胃部的毛病。中醫治療講究整體觀念,實際上,胃病不能只治胃,大多數胃病患者的病根是脾和胃的雙重病變。中醫的脾是主管食物運化的臟器,與胃互為表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脾胃”的由來。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食物肥膩、辛辣,或飲酒過多、冷飲過多,再加上生活壓力大,憂思惱怒,這些習慣都容易傷脾,引發胃病。只治胃,不健脾,胃病就不能解決。這是很多患者經常服藥,可胃病仍然容易復發,而且越來越嚴重的原因。
-
早上喝對一杯水,開啟健康、活力、高效的一天!經過了一夜的睡眠,早起后上完廁所后很多人會選擇喝上一杯水為身體及時補充水分。但是
-
脊椎總是疼怎么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脊椎總會出現一些疼痛的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非常大的傷害,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脊
-
痘痘破了怎么處理?這些處理步驟要知道其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皮膚方面的疾病呢,對于我們的人民來說,有皮膚方面的癥狀也是多
-
女生這些細節,不處理真的很尷尬!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身體,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那么你知道嗎?女性朋友們出
-
女性抗壓能力超過男性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身體當中壓力過大的,這樣的現象才是最好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