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的征兆 抓住搶救關鍵期
現在的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人心理壓力過大又不能合理宣泄,長此以往對身體有很大危害,很可能會造成猝死。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猝死前身體發出的信號。
猝死是指突然發生、非人為因素所致的、在1小時內突然的自然死亡。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見。非心源性因素有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數據顯示,心源性猝死占到了非事故突發性死亡的80%以上,我國發生心臟性猝死的總人數約為每年54.4萬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健康人的心臟跳動就像鐘擺一樣很有規律,一般維持在每分鐘60—100次左右。當心臟疾病導致心跳太慢或太快,并出現頭暈、失眠、暈厥等嚴重供血不足和胸悶、氣短等心臟缺氧癥狀時,就可能是前兆。如果此時再過度勞累、情緒激動,從事過強的體力及腦力活動,都可能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
兩類人應格外注意
從以上分類不難看出,發生猝死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兩類人身上,一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二是長期壓力大、過度勞累、吸煙喝酒的職場人士。因此,心血管患者應定期檢查,避免反復感冒,心肌炎、風心病、心力衰竭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要當心猝死的“魔鬼時刻”,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對4000名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調查發現,每天上午6—9時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峰期。因此,有疾病史的人醒后別起床太猛,先躺一會兒。最重要的是,要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以“低鹽、低脂、低糖、多纖維、高蛋白”為原則,控制體重、戒煙限酒,不要過度勞累,運動要因人而異,避免不當的劇烈運動,心腦血管患者以慢跑、騎車、游泳、步行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宜。
患者發病前,身體都會發出細微信號,比如心悸、胸悶、頭痛、眩暈、嘔吐等,最典型癥狀是胸痛,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胃疼、背疼,牙痛等。如果你的身體感覺異樣,尤其是代謝綜合征患者或有冠心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一旦發生不明原因的疼痛,要及時排除心臟問題。
抓住搶救黃金時間
患者發生猝死,急救的黃金時間在發病10分鐘內,面對猝死患者,最好的辦法是進行除顫或心肺復蘇。但如果患者發病時沒有條件進行這兩項急救措施,首先應該想辦法向周圍人呼救,同時一只手握成空心拳頭,在胸前區偏左的位置迅速叩擊2下。
研究發現,心臟病突發時猛烈咳嗽幾下,也能起到緩解作用,爭取寶貴的時間。
小編總結,其實很多事情事先都是有征兆的,猝死前的這些身體信號,你記住了嗎?人們在平時要學會合理釋放壓力,不要讓壓力壓倒了健康。
-
怎樣預防地震?對于地震消息很多人也是非常的熟悉,而且在地震發生的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的,所以大家在發生地震的
-
遭遇雷擊 如何對患者施救?大家都知道,夏季的雷雨天氣是比較高發的,那么對于雷電帶來的危險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那如果在戶外遇到雷電襲擊的時候,應該如何
-
腳扭傷時應該如何應急處理現在有很多人平時因為一些不注意而出現腳扭傷的現象,特別是一些女性有時候穿一些高跟鞋遇到不平的路,會出現腳扭傷的現象,所以
-
電擊傷病人的心理該如何護理大家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而且,很多的人會出現嚴重的電擊傷情況,會造成患者心理受到危害,平時大
-
燒傷炸傷家庭救護方法都有哪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燒傷炸傷的情況,而且要注意護理方法,全面的進行急救,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健措施,一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