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怎么辦?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是指突然發(fā)生的并認為系由心臟電不穩(wěn)定所致的,而缺少其他疾病診斷的依據。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中把這種死亡定名為原發(fā)性心臟驟停(pri-mary cardiac arrest),若不進行復蘇或復蘇未成功則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歸為猝死。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是一突然事件,多數是在冠狀動脈硬化和心臟供血不足的基礎上,突然發(fā)生心臟驟停的結果。如果未作復蘇或復蘇失敗,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歸諸于猝死。
如何預防心臟驟停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的發(fā)生一般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冠狀動脈痙攣或微循環(huán)栓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局部電生理紊亂,造成暫時嚴重心律失常(特別是心室顫動)而導致心臟驟停。
心臟驟停后,最突出的是深度昏迷和捫不到大動脈搏動。其他如瞳孔散大也是重要的表征,但是有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它的舒縮,如吞服大量有機磷殺蟲劑,雖已心臟驟停,但瞳孔并不立即散大。相反如已用了大量阿托品搶救,心臟并未停搏,瞳孔可以散大到邊緣。呼吸在心臟停搏后,尚能維持奮力呼吸數秒,甚至數十秒,這是由于中腦部分尚存有含氧血液,所以還可以短時間刺激呼吸中樞。紫紺是心臟、呼吸驟停后出現的體征。
判斷是否心臟已突然停搏,憑深度昏迷和捫不到大動脈搏動兩個特征就可以下結論,立即開始搶救。切勿依靠聽診器反覆聽,更不應用心電示波器來判斷。因為心臟驟停后,復蘇術開始的遲早與成活率的關系至關重要,必須分秒必爭。基礎生命搶救主要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目的是提供大腦最低限度的血液供應。進一步生命搶救,需用器械和藥物,如氣管插管,直流電非同步除顫,使用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以利心臟恢復搏動。
“黃金4分鐘”原則: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腦很快會缺氧,4分鐘內將有一半的腦細胞受損;如果患者在疾病突發(fā)的4分鐘內,能夠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復蘇率在50%,超過5分鐘再施行心肺復蘇,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救活。所以,如果在4分鐘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蘇術搶救,患者存活幾率就很大。
開放氣道
不要輕易搬動病人,也不要搖晃病人,迅速解開衣扣、領帶、腰帶以及比較緊的衣服;讓其仰臥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病人面部朝下,應將其整體翻轉,即頭、肩、軀干同時轉動,避免軀干扭曲。將病人頭部向后仰,把下頜向上抬,即舌離開咽喉部,使氣道打開,并清除口腔和咽喉處的異物,不要讓他進食及喝水。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時要確保氣道通暢,捏住病人鼻孔,防止漏氣,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狀,緩慢吹氣,每次應持續(xù)2s以上,確保呼吸時胸廓起伏,再松開鼻孔,完成一次人工呼吸,開始人工通氣次數擬為2~5/min,在2s以上給予10ml/kg(700~1000ml)潮氣量,既可降低胃脹氣危險又可提供足夠氧合。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如何搶救?
胸外按壓
在急救時,應盡量使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同步進行,如不行可先行單純胸外按壓。按壓位置在胸骨體下1/2前正中線,或以劍突為定位標志,將食、中兩指橫放在劍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為按壓區(qū)。兩個手掌疊放在一起,兩臂伸直,用力下壓,按壓幅度成人為4~5cm,按壓頻率80~100/min,按壓后,放松使胸骨回到正常位置,但兩手不要離開定位點以保持固定,同時減少直接對胸骨本身的沖擊力,以免發(fā)生骨折。一個人操作時按壓15次,如果是兩人一起按壓,5次就可以。
如果病人放大的瞳孔開始縮小,臉色由蒼白轉為紅潤,出現脈搏,恢復自主呼吸,開始有意識,停止胸外按壓仍有自主心跳,說明搶救成功,這時是急送醫(yī)院的最佳時機。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制定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和診斷標準”中把這種死亡定名為原發(fā)性心臟驟停(pri-mary cardiac arrest),若不進行復蘇或復蘇未成功則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歸為猝死。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是一突然事件,多數是在冠狀動脈硬化和心臟供血不足的基礎上,突然發(fā)生心臟驟停的結果。如果未作復蘇或復蘇失敗,原發(fā)性心臟驟停歸諸于猝死。
如何預防心臟驟停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的發(fā)生一般是在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發(fā)生冠狀動脈痙攣或微循環(huán)栓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局部電生理紊亂,造成暫時嚴重心律失常(特別是心室顫動)而導致心臟驟停。
心臟驟停后,最突出的是深度昏迷和捫不到大動脈搏動。其他如瞳孔散大也是重要的表征,但是有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它的舒縮,如吞服大量有機磷殺蟲劑,雖已心臟驟停,但瞳孔并不立即散大。相反如已用了大量阿托品搶救,心臟并未停搏,瞳孔可以散大到邊緣。呼吸在心臟停搏后,尚能維持奮力呼吸數秒,甚至數十秒,這是由于中腦部分尚存有含氧血液,所以還可以短時間刺激呼吸中樞。紫紺是心臟、呼吸驟停后出現的體征。
判斷是否心臟已突然停搏,憑深度昏迷和捫不到大動脈搏動兩個特征就可以下結論,立即開始搶救。切勿依靠聽診器反覆聽,更不應用心電示波器來判斷。因為心臟驟停后,復蘇術開始的遲早與成活率的關系至關重要,必須分秒必爭。基礎生命搶救主要是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目的是提供大腦最低限度的血液供應。進一步生命搶救,需用器械和藥物,如氣管插管,直流電非同步除顫,使用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以利心臟恢復搏動。
“黃金4分鐘”原則:呼吸和心跳停止后,大腦很快會缺氧,4分鐘內將有一半的腦細胞受損;如果患者在疾病突發(fā)的4分鐘內,能夠得到有效的急救措施,復蘇率在50%,超過5分鐘再施行心肺復蘇,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可能救活。所以,如果在4分鐘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蘇術搶救,患者存活幾率就很大。
開放氣道
不要輕易搬動病人,也不要搖晃病人,迅速解開衣扣、領帶、腰帶以及比較緊的衣服;讓其仰臥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病人面部朝下,應將其整體翻轉,即頭、肩、軀干同時轉動,避免軀干扭曲。將病人頭部向后仰,把下頜向上抬,即舌離開咽喉部,使氣道打開,并清除口腔和咽喉處的異物,不要讓他進食及喝水。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時要確保氣道通暢,捏住病人鼻孔,防止漏氣,用口唇把病人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狀,緩慢吹氣,每次應持續(xù)2s以上,確保呼吸時胸廓起伏,再松開鼻孔,完成一次人工呼吸,開始人工通氣次數擬為2~5/min,在2s以上給予10ml/kg(700~1000ml)潮氣量,既可降低胃脹氣危險又可提供足夠氧合。
原發(fā)性心臟驟停如何搶救?
胸外按壓
在急救時,應盡量使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同步進行,如不行可先行單純胸外按壓。按壓位置在胸骨體下1/2前正中線,或以劍突為定位標志,將食、中兩指橫放在劍突上方,手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位為按壓區(qū)。兩個手掌疊放在一起,兩臂伸直,用力下壓,按壓幅度成人為4~5cm,按壓頻率80~100/min,按壓后,放松使胸骨回到正常位置,但兩手不要離開定位點以保持固定,同時減少直接對胸骨本身的沖擊力,以免發(fā)生骨折。一個人操作時按壓15次,如果是兩人一起按壓,5次就可以。
如果病人放大的瞳孔開始縮小,臉色由蒼白轉為紅潤,出現脈搏,恢復自主呼吸,開始有意識,停止胸外按壓仍有自主心跳,說明搶救成功,這時是急送醫(yī)院的最佳時機。
相關文章
-
常見突發(fā)疾病急救措施每個人在生活中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疾病的,但是有的疾病在發(fā)生以后也是非常危險的,比如這個心臟病了,或者心血管疾病的
-
魚刺卡喉嚨的處理方法我們都知道就像這個魚肉之類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非常豐富的,在生活中每個人都習慣性的去吃,可是大家在吃的時候,如果說不小心把這個
-
“掐人中”真能救命?保持氣道通暢是昏迷急救的關鍵大家在電視劇中了解到當人出現昏迷的時候,掐人中人就可以醒來,那么現實生活中真的也是這樣嗎?人出現昏迷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
-
家庭必備的急救藥品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總會出現這樣或者是那樣的問題,大家需要注意一些急救藥物的處理方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家庭必備的急
-
心動過速患者的緊急救治方法也是會有很多疾病時常會侵入我們的生活,因此當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人們就要積極的去面對和處理,就像是出現心動么過速也是一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