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養生保健功
姿 勢
1.直身站立。頭要端正,兩目平視,口微合,不要用僵勁,頭部放松。
2.兩臂下垂,手掌向下伸直。兩腿直立稍帶彎勁,兩腳尖平行向前與肩同寬,全身放松。
熱身功
一、 甩手功
姿勢:如前。兩臂、兩手同時自然向前擺動,手稍高于腹;然后再向后自然擺動,兩手指不過臀部。如此前后擺動100~300下。
二、 前后掄臂
姿勢:如前。先右腳向前半步,然后左臂向上、向后、向前轉動,轉動時手掌伸直,掌心向后。如此轉動36次,然后放下左臂,再照前法轉動右臂36次。
正 功
一、左右摩腹功
姿勢:同前。
動作:右臂下垂為預備式,左掌位于臍部,然后向前、向下、向上輕輕摩轉臍部9下,放下手臂。再右掌位于臍部,向前、向下、向上輕輕摩轉臍部9下。
作用:促進腹部氣血流暢,增加胃腸蠕動,可防治多種疾病,如:十二指腸潰瘍、內臟下垂、慢性腸炎、肝炎、膽囊炎、便秘等。
二、怒目捶腹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成半握拳,先右拳外揚,左拳輕輕叩打臍部;然后左拳外揚,右拳輕輕叩打臍部。叩打時兩眼睜圓,呈怒視狀。如此一左一右為一次,叩打臍部36次。
作用:鍛煉內臟功能,激發丹田潛能,調暢氣血,益腸健牌。也有減肥,防治便秘作用。
三、壯腰健腎功
姿勢:同前。
動作:上半身略向前彎曲,將腰部突出;然后兩掌虛握拳,一上一下輕輕叩打腰兩側腎俞穴,一上一下為一次,共36次。
作用:有振奮腎經,補腎水,滋養五臟六腑之功能。強壯腎臟功能,通調水道,可防治腎病等多種疾病。
四、反彈琵琶通督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全身放松,頭略低。然后右臂上舉至腦后,右手掌輕按腦后玉枕穴;同時左臂向身后腰中部,左手掌背輕輕叩打命門穴。然后左臂上舉至腦后,左手掌輕按腦后玉枕穴;右臂向身后腰中部,右手掌背輕輕叩打命門穴。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36次。
作用:有疏通督脈之功。
五、十字推手通經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稍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前,右掌在后;然后用內勁向前推出,推至盡頭時緩緩收回。如此一推一收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力發于丹田,勁氣由下而上貫通督脈。一推一收,一緊一松,勁意相合開通督脈。
六、五丁開山舒筋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臂從兩體側向上屈肘,兩手掌心向外,五指成爪形;然后用內勁同時向身體兩側推去,推至盡頭時緩緩收回,然后再推出,再收回。如此一推一收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一推一收,一張一舒有舒筋活血之功。
七、力劈華山任督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交叉向上舉至頭頂,然后彎腰用內勁從面前向下成弧形至腳尖,再垂直向上緩緩提起,腰直起。再兩手掌交叉向上舉起至頭項,再彎腰用內勁從面前向下成弧形至腳尖。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用內勁調動內氣,有通任督之功。
八、千手千眼觀音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臂兩掌同時抖動,向上舉起至頭頂兩掌交叉,然后從面前向下抖動落下,再如前向上抖動至頭頂兩掌交叉,從面前向下抖動落下。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36次。
意念:此功做時速度略快,兩臂兩掌同時抖動、轉動,如千手觀音之變化手影。
作用:有疏經活血之功。
九、觀音觀井健腿功
姿勢:同前。
動作:腰向前、向下彎,頭抬起;兩腿站直勿打彎,兩臂與肩寬,同時向下松直下垂,指尖伸直勿觸地。如此約有一分鐘,然后身體稍往起抬,兩手扶膝。然后兩腿并攏,兩手扶膝同時向左、向后、向右、向前扭轉,如此疊轉10次,停住。再兩手扶膝向右、向后、向左、向前扭轉,如此扭轉10次,停住。然后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掌同時拍打膝蓋100次。
作用:疏經活血,壯腰健腿,對防治腰腿病和關節炎有很好療效。
十、拍打活血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先左臂伸向胸前,右掌從左肩部往下順序拍起,輕重適合,速度勻稱,一直拍至手指稍,然后再從手掌心內向上拍至腋下;放下左臂,右臂伸向胸前,左掌從右肩部往下順序拍起,輕重適合,速度勻稱,一直拍至手指稍,然后再從手掌心向上拍至腋下。接著左腿向前半步,腰稍躬,兩手掌同時從左大腿根向下拍起,拍至腳踝處,再回拍至大腿根;然后收回左腿,右腿向前半步,腰稍躬,兩手掌同時從右大腿根向下拍起,拍至腳踝處,再回拍至大腿根。如此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全身拍打完畢為一次,共做兩次。
作用:舒筋活血。
十一、按摩通經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先左臂伸向胸前,右手掌從左肩部往下捋,捋至手稍,再從手掌心內向上捋至腋下。放下左臂,右臂伸向胸前,左手掌從右肩部往下捋,捋至手稍,再從手掌心向上捋至腋下。然后左腿向前半步,兩手同時環抱左腿,從大腿根往下捋去,捋至腳踝處,再回捋至大腿根。收回左腿,右腿向前半步,兩手同時環抱右腿,從大腿根往下捋去,捋至腳踝處,再回捋至大腿根。如此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全身捋一遍為一次,共做三次。
作用:通經活血,疏通全身經絡。
十二、九九歸元功
姿勢:同前。
動作:右臂下垂,左手掌位于臍部上方,手掌勿觸及衣服,距離約有兩厘米。然后向前、向下、向后、向上轉圈,轉9圈。放下左臂,右手掌位于臍部,手掌勿觸及衣服,距離如前。然后向前、向下、向后、向上轉圈,轉9圈。
作用:引氣歸元。
十三、收功式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合于胸前,兩眼輕合,默默站立片刻。然后,輕輕吐一口氣,睜開雙眼,放下手臂,緩緩走動,收功。
1.直身站立。頭要端正,兩目平視,口微合,不要用僵勁,頭部放松。
2.兩臂下垂,手掌向下伸直。兩腿直立稍帶彎勁,兩腳尖平行向前與肩同寬,全身放松。
熱身功
一、 甩手功
姿勢:如前。兩臂、兩手同時自然向前擺動,手稍高于腹;然后再向后自然擺動,兩手指不過臀部。如此前后擺動100~300下。
二、 前后掄臂
姿勢:如前。先右腳向前半步,然后左臂向上、向后、向前轉動,轉動時手掌伸直,掌心向后。如此轉動36次,然后放下左臂,再照前法轉動右臂36次。
正 功
一、左右摩腹功
姿勢:同前。
動作:右臂下垂為預備式,左掌位于臍部,然后向前、向下、向上輕輕摩轉臍部9下,放下手臂。再右掌位于臍部,向前、向下、向上輕輕摩轉臍部9下。
作用:促進腹部氣血流暢,增加胃腸蠕動,可防治多種疾病,如:十二指腸潰瘍、內臟下垂、慢性腸炎、肝炎、膽囊炎、便秘等。
二、怒目捶腹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成半握拳,先右拳外揚,左拳輕輕叩打臍部;然后左拳外揚,右拳輕輕叩打臍部。叩打時兩眼睜圓,呈怒視狀。如此一左一右為一次,叩打臍部36次。
作用:鍛煉內臟功能,激發丹田潛能,調暢氣血,益腸健牌。也有減肥,防治便秘作用。
三、壯腰健腎功
姿勢:同前。
動作:上半身略向前彎曲,將腰部突出;然后兩掌虛握拳,一上一下輕輕叩打腰兩側腎俞穴,一上一下為一次,共36次。
作用:有振奮腎經,補腎水,滋養五臟六腑之功能。強壯腎臟功能,通調水道,可防治腎病等多種疾病。
四、反彈琵琶通督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全身放松,頭略低。然后右臂上舉至腦后,右手掌輕按腦后玉枕穴;同時左臂向身后腰中部,左手掌背輕輕叩打命門穴。然后左臂上舉至腦后,左手掌輕按腦后玉枕穴;右臂向身后腰中部,右手掌背輕輕叩打命門穴。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36次。
作用:有疏通督脈之功。
五、十字推手通經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稍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前,右掌在后;然后用內勁向前推出,推至盡頭時緩緩收回。如此一推一收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力發于丹田,勁氣由下而上貫通督脈。一推一收,一緊一松,勁意相合開通督脈。
六、五丁開山舒筋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臂從兩體側向上屈肘,兩手掌心向外,五指成爪形;然后用內勁同時向身體兩側推去,推至盡頭時緩緩收回,然后再推出,再收回。如此一推一收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一推一收,一張一舒有舒筋活血之功。
七、力劈華山任督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交叉向上舉至頭頂,然后彎腰用內勁從面前向下成弧形至腳尖,再垂直向上緩緩提起,腰直起。再兩手掌交叉向上舉起至頭項,再彎腰用內勁從面前向下成弧形至腳尖。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9次。
作用:用內勁調動內氣,有通任督之功。
八、千手千眼觀音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兩臂兩掌同時抖動,向上舉起至頭頂兩掌交叉,然后從面前向下抖動落下,再如前向上抖動至頭頂兩掌交叉,從面前向下抖動落下。如此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36次。
意念:此功做時速度略快,兩臂兩掌同時抖動、轉動,如千手觀音之變化手影。
作用:有疏經活血之功。
九、觀音觀井健腿功
姿勢:同前。
動作:腰向前、向下彎,頭抬起;兩腿站直勿打彎,兩臂與肩寬,同時向下松直下垂,指尖伸直勿觸地。如此約有一分鐘,然后身體稍往起抬,兩手扶膝。然后兩腿并攏,兩手扶膝同時向左、向后、向右、向前扭轉,如此疊轉10次,停住。再兩手扶膝向右、向后、向左、向前扭轉,如此扭轉10次,停住。然后兩腿分開與肩寬,兩手掌同時拍打膝蓋100次。
作用:疏經活血,壯腰健腿,對防治腰腿病和關節炎有很好療效。
十、拍打活血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先左臂伸向胸前,右掌從左肩部往下順序拍起,輕重適合,速度勻稱,一直拍至手指稍,然后再從手掌心內向上拍至腋下;放下左臂,右臂伸向胸前,左掌從右肩部往下順序拍起,輕重適合,速度勻稱,一直拍至手指稍,然后再從手掌心向上拍至腋下。接著左腿向前半步,腰稍躬,兩手掌同時從左大腿根向下拍起,拍至腳踝處,再回拍至大腿根;然后收回左腿,右腿向前半步,腰稍躬,兩手掌同時從右大腿根向下拍起,拍至腳踝處,再回拍至大腿根。如此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全身拍打完畢為一次,共做兩次。
作用:舒筋活血。
十一、按摩通經功
姿勢:同前。
動作:先左臂伸向胸前,右手掌從左肩部往下捋,捋至手稍,再從手掌心內向上捋至腋下。放下左臂,右臂伸向胸前,左手掌從右肩部往下捋,捋至手稍,再從手掌心向上捋至腋下。然后左腿向前半步,兩手同時環抱左腿,從大腿根往下捋去,捋至腳踝處,再回捋至大腿根。收回左腿,右腿向前半步,兩手同時環抱右腿,從大腿根往下捋去,捋至腳踝處,再回捋至大腿根。如此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全身捋一遍為一次,共做三次。
作用:通經活血,疏通全身經絡。
十二、九九歸元功
姿勢:同前。
動作:右臂下垂,左手掌位于臍部上方,手掌勿觸及衣服,距離約有兩厘米。然后向前、向下、向后、向上轉圈,轉9圈。放下左臂,右手掌位于臍部,手掌勿觸及衣服,距離如前。然后向前、向下、向后、向上轉圈,轉9圈。
作用:引氣歸元。
十三、收功式
姿勢:同前。
動作:兩手掌合于胸前,兩眼輕合,默默站立片刻。然后,輕輕吐一口氣,睜開雙眼,放下手臂,緩緩走動,收功。
相關文章
-
老年人頭皮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頭皮發癢的現象的頭皮發癢,也是由于我們一些頭皮屑多而導致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頭
-
中年女性怎么保健對于我們的中年女性朋友們來說,身體各方面都在隨之下降,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那么中年女性,我們在平時保健的時候
-
中老年人要注意:一天中這3個時刻,對身體健康好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的話,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長久,才能夠給我們的生命更加的
-
老人做俯臥撐最標準的姿勢是怎樣的? 俯臥撐是人們的日常鍛煉項目,但是對于老人老說,標準的俯臥撐并不適合,而高位俯臥撐對體力要求低,比較適合老年
-
什么方法能緩解中老年人失眠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失眠的措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理方面的調試,可以采取穴位療法,能有效緩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