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操心過度也是種病
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并且正處于快速老齡化階段,離退休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這些賦閑在家的老人大多無事可做,不得不重新將生活重心轉向家庭,于是許多家庭突然間就多了一至兩個嘮嘮叨叨、見著孩子就不斷數落的老人,以至于原本和睦的家庭蒙上了一層陰影。
李奶奶今年60歲了,退休以前在省會鄭州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從事行政工作,由于兒女都已成年,再加上她平時的工作也非常忙,因此很少過問家里和子女們的事。不過,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卻突然變了樣。
在孩子們看來,母親操勞了一輩子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親像變了一個人,以前對兒女們的事情都不怎么管,但現在卻是事必躬親。兒子都已經是40歲的人了,老太太卻還天天打電話問他吃飯、休息的情況,問孫子的學習情況。時間一長,兒媳婦開始有意見了,兒子和孫子對她的嘮叨也開始顯得不耐煩了。李奶奶心里十分難受,也很疑惑:難道我關心他們還有錯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鄭州福斯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詢師彭熠告訴記者,心理學上將李奶奶的這種表現稱之為老年人的“牽掛心理”。其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對自己的子女表現出過分的牽掛,雖然他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但老人依然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一樣來看待,整日嘮嘮叨叨數落個不停。
彭熠介紹說,老人退休后將感情和生活重點重新放在兒女們身上,是完全正常的。歸根結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老年人退休后,突然變得無所事事,導致心理落差較大,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但由于他們的生活圈子較狹窄,因此對子女的情感依賴就越來越強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滿足和宣泄,通過對兒女的關心和牽掛來引起兒女們對自己更多的重視和愛。與此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證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價值的。
彭熠警告說,過度牽掛兒孫會讓老年人長時間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中,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發病。
彭熠認為,有“牽掛心理”的老年人,其實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避免過度牽掛。彭熠說:“老人首先要學會以一種正常的心態與兒孫相處。同時,老人要多培養興趣,經常串串門、聊聊天、廣交朋友,從而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另外,老人還要掌握一些自我調節的技巧,如抑郁時可以打開電視看看娛樂節目;出現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現象時,可以聽聽音樂,做做深呼吸等。”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老人們的“牽掛心理”都存在理解誤區,認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當家是獨斷專行的老派家長作風的體現,其實這種行為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關懷被牽掛的心理表現。因此做子女的應當懷著同情理解的心態與老年人多溝通,千萬不能疏遠老年人,更不能表現出厭煩的情緒。
李奶奶今年60歲了,退休以前在省會鄭州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從事行政工作,由于兒女都已成年,再加上她平時的工作也非常忙,因此很少過問家里和子女們的事。不過,這一切在老人退休后卻突然變了樣。
在孩子們看來,母親操勞了一輩子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退休后的母親像變了一個人,以前對兒女們的事情都不怎么管,但現在卻是事必躬親。兒子都已經是40歲的人了,老太太卻還天天打電話問他吃飯、休息的情況,問孫子的學習情況。時間一長,兒媳婦開始有意見了,兒子和孫子對她的嘮叨也開始顯得不耐煩了。李奶奶心里十分難受,也很疑惑:難道我關心他們還有錯嗎?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鄭州福斯特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詢師彭熠告訴記者,心理學上將李奶奶的這種表現稱之為老年人的“牽掛心理”。其主要表現為:老年人對自己的子女表現出過分的牽掛,雖然他們都已經是成年人,但老人依然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一樣來看待,整日嘮嘮叨叨數落個不停。
彭熠介紹說,老人退休后將感情和生活重點重新放在兒女們身上,是完全正常的。歸根結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老年人退休后,突然變得無所事事,導致心理落差較大,特別需要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但由于他們的生活圈子較狹窄,因此對子女的情感依賴就越來越強烈,希望能在子女身上得到感情的滿足和宣泄,通過對兒女的關心和牽掛來引起兒女們對自己更多的重視和愛。與此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地進行自我暗示,證明自己是有用的,是有價值的。
彭熠警告說,過度牽掛兒孫會讓老年人長時間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中,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因此而發病。
彭熠認為,有“牽掛心理”的老年人,其實可以通過自我調節來避免過度牽掛。彭熠說:“老人首先要學會以一種正常的心態與兒孫相處。同時,老人要多培養興趣,經常串串門、聊聊天、廣交朋友,從而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另外,老人還要掌握一些自我調節的技巧,如抑郁時可以打開電視看看娛樂節目;出現心慌、害怕、焦躁不安等現象時,可以聽聽音樂,做做深呼吸等。”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老人們的“牽掛心理”都存在理解誤區,認為老人事事都要插手、件件都要當家是獨斷專行的老派家長作風的體現,其實這種行為恰恰是老年人自身渴望被關懷被牽掛的心理表現。因此做子女的應當懷著同情理解的心態與老年人多溝通,千萬不能疏遠老年人,更不能表現出厭煩的情緒。
相關文章
-
老年人頭皮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頭皮發癢的現象的頭皮發癢,也是由于我們一些頭皮屑多而導致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頭
-
中年女性怎么保健對于我們的中年女性朋友們來說,身體各方面都在隨之下降,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那么中年女性,我們在平時保健的時候
-
中老年人要注意:一天中這3個時刻,對身體健康好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的話,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長久,才能夠給我們的生命更加的
-
老人做俯臥撐最標準的姿勢是怎樣的? 俯臥撐是人們的日常鍛煉項目,但是對于老人老說,標準的俯臥撐并不適合,而高位俯臥撐對體力要求低,比較適合老年
-
什么方法能緩解中老年人失眠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失眠的措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理方面的調試,可以采取穴位療法,能有效緩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