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 當你面對孤獨
醫學研究證實,孤獨者下丘腦活動增強,有害物質分泌增加,可影響血壓、心跳和情緒,降低機體免疫力,使人多病體衰。然而,在這高樓林立的城市里,有多少老人正在孤獨著?很有可能,您就是他們其中的一位。那么,來聽聽心理醫師的忠告吧,或許對改善您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會有意義。
案例
講述:李知秋(化名),男,69歲,退休教授。
從學院退休后,我馬上又被返聘了回去。說句實話,我還真沒覺得自己老。所以當時我表態,只要身體允許、學院需要,我會一直工作下去。
返聘后,院領導安排我帶著幾位新來的年輕同事一起搞課題研究。可在工作中我發現,這些年輕人和我們這輩人真不一樣,做事欠考慮、不嚴謹,也沒有鉆研精神,個性還張揚得很,總想著一步登天做大事。我實在看不慣這些年輕人!于是,只工作了3個月,我便以身體不適為由,提出了解聘。
我的大半輩子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突然停歇了下來,還真有些不知所措。我這個人又喜靜不喜動,老伴兒想讓我和她一起跳跳舞,我不感興趣;想讓我和她一起買買菜、做做家務,我也不感興趣。看看電視吧,什么“超女好男”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綜藝節目,就更不感興趣了。因此,我整天呆在書房里,翻翻書,想想過去,感覺自己的人生正在慢慢地終結,內心很失落。
前些日子,女兒送給我一臺電腦,想讓我用它上網,順便整理整理以前的學術論文。可是,我不喜歡用電腦,因為打字太慢,沒有手寫快捷順暢。現在,這臺電腦唯一的用處就是玩“空當接龍”游戲。有時我一玩兒就是大半天,并不是因為入了迷,而是為了消磨時間。
專家點評:要學會享受退休
青壯年時期一心撲在工作上,甚至業余時間都用于鉆研業務,幾乎沒有什么業余愛好。這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中頗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在當年,這是很受贊許的。但是,由于多年來他們已形成了對工作的依賴,就像本例中的這位老先生,如今一旦閑下來便感到渾身上下都不自在,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來:除了自己的業務,其他一無所好,也一無所長。
像這樣的老年人,盡管當年的確是單位的棟梁、業務的骨干,但面對今日卻不知如何打發時光。兩相對照,更是無限悵惘。長此以往,身心健康將大受影響。因此,對于他們來講,只有盡快地培養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能避免因退休帶來的失落和孤獨。其實,退休后可做的事情很多,今天的文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多種多樣的文藝、體育、休閑娛樂活動中總能找到適于自己發展的項目。人的潛能是無可估量的,也許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華多年來被深深地埋沒了,一旦被發掘,培養出新的興趣,可能會作出另一番成就呢!開發興趣不同于課題研究,也沒有必要設計得井井有條,不妨先來一個“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精神自然也就有了寄托,那種無所亭亭、百無聊賴的感覺也就丟到爪哇國去了。
這一事例也提醒了正在工作崗位上奮斗的中青年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應該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既為了充實豐富自己的現實生活,也為了避免年老后失落和寂寞。
案例
講述:朱琴(化名),女,60歲,退休職工。
兩年前,兒子結婚時,我和老伴兒軟磨硬勸,才說服了他和兒媳與我們住在了一起。要知道,我們老兩口就這么個獨生子,所以,當時覺得住在一起,既能相互照顧,又不至于讓我們的晚年生活孤獨。
可這兩年來,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都是我們老兩口在照顧他們小兩口不說,也沒有得到想要的那份熱鬧生活,反而鬧心的事不少。比如,每個星期天,兒子把早餐端到床上,侍候兒媳吃好后,讓她繼續睡覺。我氣得嘟囔兩句,兒子還為兒媳開脫:“媽,她平時工作累,星期天就讓她多睡會兒!”瞧瞧,一個大男人這樣侍候老婆,還有理?又比如,隔個十天半月,兒媳總要買束鮮花回來,擺在他們的房間里。又不逢年過節,總買花干什么?這不是白糟蹋錢嘛!兒媳卻說:“媽,鮮花美化家里的環境,還能讓人心情愉快。”嗯,她是愉快了,可我心疼了。
老伴兒總是勸我忍著點,我就盡量忍著。可是,他們小兩口從不陪我說說話兒,這讓我實在忍受不了。兩人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吃了飯,把飯碗一推,就躲進了自己的房間。有時候,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想和兒子和兒媳聊聊天兒,可還沒等我說完呢,就被兒子不耐煩地打斷:“媽,這都講了幾百遍了,還講啊,真嘮叨!”說完,就拉著兒媳離開了,留下我們老兩口四目相對,直嘆氣。
專家點評:用理解填平代溝
在這一例中,老兩口是一家,兒子、兒媳又是一家。雖然大家住在一起,但老兩口依然感覺孤獨,這實際是兩家人之間與兩代人之間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了。老一代人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早已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和方式,可兒子、兒媳也有自己與時俱進的生活價值觀。誰對誰錯?如果非要較真的話,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年輕人不尊重老年人,老年人不理解年輕人。或者干脆說這是代溝惹的禍。
代溝似乎是個永恒的話題,因為它總是隨著新一代的成長而存在。而要解決代溝問題也只有一個永恒的方法——理解和溝通。因此,作為老人應先從理解做起。老年人要充分認識到,時代不同了,老年人不能再用當年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年輕人:孩子長大了,要允許小兩口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要允許他們營造完全屬于他們自己的感情空間和生活空間。小兩口的一些做法我們可能看不慣,例如,兒子把早飯端到床上給妻子吃,那正是他心疼媳婦的表現,是小兩口在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恩愛的感情。那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事。如果有一方受了委屈,自然會向您傾訴的:如果沒有,說明人家樂意這樣,您又著的哪門子急?小兩口剛建立家庭,缺乏生活經驗,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傳授一些生活經驗,但不要強迫他們必須這樣做或那樣做,更不要越俎代庖,盡量不干預他們的生活。如果實在看不過去了,可以試著分開一段時間。有時,距離也產生美。總之,只要理解和溝通多一些,溫暖的感覺就會多,孤獨的感慨也就少一些了。
案例
講述:李知秋(化名),男,69歲,退休教授。
從學院退休后,我馬上又被返聘了回去。說句實話,我還真沒覺得自己老。所以當時我表態,只要身體允許、學院需要,我會一直工作下去。
返聘后,院領導安排我帶著幾位新來的年輕同事一起搞課題研究。可在工作中我發現,這些年輕人和我們這輩人真不一樣,做事欠考慮、不嚴謹,也沒有鉆研精神,個性還張揚得很,總想著一步登天做大事。我實在看不慣這些年輕人!于是,只工作了3個月,我便以身體不適為由,提出了解聘。
我的大半輩子都是在工作中度過的,突然停歇了下來,還真有些不知所措。我這個人又喜靜不喜動,老伴兒想讓我和她一起跳跳舞,我不感興趣;想讓我和她一起買買菜、做做家務,我也不感興趣。看看電視吧,什么“超女好男”的,都是些亂七八糟的綜藝節目,就更不感興趣了。因此,我整天呆在書房里,翻翻書,想想過去,感覺自己的人生正在慢慢地終結,內心很失落。
前些日子,女兒送給我一臺電腦,想讓我用它上網,順便整理整理以前的學術論文。可是,我不喜歡用電腦,因為打字太慢,沒有手寫快捷順暢。現在,這臺電腦唯一的用處就是玩“空當接龍”游戲。有時我一玩兒就是大半天,并不是因為入了迷,而是為了消磨時間。
專家點評:要學會享受退休
青壯年時期一心撲在工作上,甚至業余時間都用于鉆研業務,幾乎沒有什么業余愛好。這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參加工作的人中頗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在當年,這是很受贊許的。但是,由于多年來他們已形成了對工作的依賴,就像本例中的這位老先生,如今一旦閑下來便感到渾身上下都不自在,干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來:除了自己的業務,其他一無所好,也一無所長。
像這樣的老年人,盡管當年的確是單位的棟梁、業務的骨干,但面對今日卻不知如何打發時光。兩相對照,更是無限悵惘。長此以往,身心健康將大受影響。因此,對于他們來講,只有盡快地培養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才能避免因退休帶來的失落和孤獨。其實,退休后可做的事情很多,今天的文化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多種多樣的文藝、體育、休閑娛樂活動中總能找到適于自己發展的項目。人的潛能是無可估量的,也許自己在某方面的才華多年來被深深地埋沒了,一旦被發掘,培養出新的興趣,可能會作出另一番成就呢!開發興趣不同于課題研究,也沒有必要設計得井井有條,不妨先來一個“摸著石頭過河”!這樣,精神自然也就有了寄托,那種無所亭亭、百無聊賴的感覺也就丟到爪哇國去了。
這一事例也提醒了正在工作崗位上奮斗的中青年人,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應該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既為了充實豐富自己的現實生活,也為了避免年老后失落和寂寞。
案例
講述:朱琴(化名),女,60歲,退休職工。
兩年前,兒子結婚時,我和老伴兒軟磨硬勸,才說服了他和兒媳與我們住在了一起。要知道,我們老兩口就這么個獨生子,所以,當時覺得住在一起,既能相互照顧,又不至于讓我們的晚年生活孤獨。
可這兩年來,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都是我們老兩口在照顧他們小兩口不說,也沒有得到想要的那份熱鬧生活,反而鬧心的事不少。比如,每個星期天,兒子把早餐端到床上,侍候兒媳吃好后,讓她繼續睡覺。我氣得嘟囔兩句,兒子還為兒媳開脫:“媽,她平時工作累,星期天就讓她多睡會兒!”瞧瞧,一個大男人這樣侍候老婆,還有理?又比如,隔個十天半月,兒媳總要買束鮮花回來,擺在他們的房間里。又不逢年過節,總買花干什么?這不是白糟蹋錢嘛!兒媳卻說:“媽,鮮花美化家里的環境,還能讓人心情愉快。”嗯,她是愉快了,可我心疼了。
老伴兒總是勸我忍著點,我就盡量忍著。可是,他們小兩口從不陪我說說話兒,這讓我實在忍受不了。兩人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吃了飯,把飯碗一推,就躲進了自己的房間。有時候,好不容易逮到機會,想和兒子和兒媳聊聊天兒,可還沒等我說完呢,就被兒子不耐煩地打斷:“媽,這都講了幾百遍了,還講啊,真嘮叨!”說完,就拉著兒媳離開了,留下我們老兩口四目相對,直嘆氣。
專家點評:用理解填平代溝
在這一例中,老兩口是一家,兒子、兒媳又是一家。雖然大家住在一起,但老兩口依然感覺孤獨,這實際是兩家人之間與兩代人之間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了。老一代人數十年的生活習慣,早已形成自己的生活規律和方式,可兒子、兒媳也有自己與時俱進的生活價值觀。誰對誰錯?如果非要較真的話,也只能各打五十大板——年輕人不尊重老年人,老年人不理解年輕人。或者干脆說這是代溝惹的禍。
代溝似乎是個永恒的話題,因為它總是隨著新一代的成長而存在。而要解決代溝問題也只有一個永恒的方法——理解和溝通。因此,作為老人應先從理解做起。老年人要充分認識到,時代不同了,老年人不能再用當年的標準來衡量現在的年輕人:孩子長大了,要允許小兩口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要允許他們營造完全屬于他們自己的感情空間和生活空間。小兩口的一些做法我們可能看不慣,例如,兒子把早飯端到床上給妻子吃,那正是他心疼媳婦的表現,是小兩口在用自己的方式傳遞恩愛的感情。那畢竟是他們自己的事。如果有一方受了委屈,自然會向您傾訴的:如果沒有,說明人家樂意這樣,您又著的哪門子急?小兩口剛建立家庭,缺乏生活經驗,可以向他們提出一些積極的建議,傳授一些生活經驗,但不要強迫他們必須這樣做或那樣做,更不要越俎代庖,盡量不干預他們的生活。如果實在看不過去了,可以試著分開一段時間。有時,距離也產生美。總之,只要理解和溝通多一些,溫暖的感覺就會多,孤獨的感慨也就少一些了。
相關文章
-
老年人頭皮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頭皮發癢的現象的頭皮發癢,也是由于我們一些頭皮屑多而導致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頭
-
中年女性怎么保健對于我們的中年女性朋友們來說,身體各方面都在隨之下降,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那么中年女性,我們在平時保健的時候
-
中老年人要注意:一天中這3個時刻,對身體健康好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的話,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長久,才能夠給我們的生命更加的
-
老人做俯臥撐最標準的姿勢是怎樣的? 俯臥撐是人們的日常鍛煉項目,但是對于老人老說,標準的俯臥撐并不適合,而高位俯臥撐對體力要求低,比較適合老年
-
什么方法能緩解中老年人失眠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失眠的措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理方面的調試,可以采取穴位療法,能有效緩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