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長期臥床可致骨質疏松更易骨折
半年前,68歲的老王不慎摔了一跤,導致小腿骨折。兒子出于孝心,堅持讓他臥床休息,不料兩個月后,老王竟然突發急性腦血栓,造成全身癱瘓。讓老王的兒子想不到的是,大夫說他父親的腦血栓與長期臥床有很大關系。
“從某種角度上看,老王的癱瘓是他兒子的孝心造成的。”河南省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孫永強說,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一旦出現輕微骨病或身體不適癥狀,就應該臥床休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臥床休養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靈丹妙藥”,恰恰相反,長期臥床已經成為大多數老年人的健康殺手。老年人一旦長期臥床,栓塞、認知障礙、骨質疏松、腎結石、尿路感染、肺炎、褥瘡等一系列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栓塞:臥床老年人死亡的“隱形殺手”
栓塞,是血液中物質阻塞血管腔的現象,也是臥床老年人面臨的最大的健康威脅。栓塞中最常見的是血栓塞,血液成分改變、血液流動速度放慢、血管內壁出現損傷,是導致血栓塞的三大原因。
“長期臥床的老年人,血液流動速度非常慢,加之多數人有血脂高的問題,很容易出現血液運行不暢、阻塞小血管的情況。當大腦血管阻塞時,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另外,血栓還可能順著血管一直到達肺部,形成肺血管栓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孫永強提供了一組數據,在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中,50%~60%的死亡病例是由栓塞引起的。
認知障礙:老年人臥床后會更嚴重
研究顯示,30歲后,人的腦細胞會以每年1%的速度丟失。人一旦進入老年階段,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像大多數人出現的意識淡漠、癡呆、反應遲鈍、說胡話等情況,都是腦細胞大量減少所導致的。
“受機體功能退化的影響,老年人的腦細胞本來就比年輕人少,如果再讓他們臥床休養、足不出戶、長期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不僅無益于疾病的康復,還會加劇他們的認知障礙(即說胡話),甚至出現幻聽、幻覺。”孫永強建議,老年人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最好不要臥床休養或待在家里,而要多運動、多和外界交流,讓外部壞境來刺激腦部,激活腦部細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或減少老年人認知障礙的發生。
“從某種角度上看,老王的癱瘓是他兒子的孝心造成的。”河南省中醫院創傷骨科主任醫師孫永強說,很多人認為老年人一旦出現輕微骨病或身體不適癥狀,就應該臥床休養,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臥床休養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靈丹妙藥”,恰恰相反,長期臥床已經成為大多數老年人的健康殺手。老年人一旦長期臥床,栓塞、認知障礙、骨質疏松、腎結石、尿路感染、肺炎、褥瘡等一系列疾病就會接踵而來。
栓塞:臥床老年人死亡的“隱形殺手”
栓塞,是血液中物質阻塞血管腔的現象,也是臥床老年人面臨的最大的健康威脅。栓塞中最常見的是血栓塞,血液成分改變、血液流動速度放慢、血管內壁出現損傷,是導致血栓塞的三大原因。
“長期臥床的老年人,血液流動速度非常慢,加之多數人有血脂高的問題,很容易出現血液運行不暢、阻塞小血管的情況。當大腦血管阻塞時,就會引發缺血性腦中風。另外,血栓還可能順著血管一直到達肺部,形成肺血管栓塞,嚴重時會危及生命。”孫永強提供了一組數據,在長期臥床的老年人中,50%~60%的死亡病例是由栓塞引起的。
認知障礙:老年人臥床后會更嚴重
研究顯示,30歲后,人的腦細胞會以每年1%的速度丟失。人一旦進入老年階段,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認知障礙,像大多數人出現的意識淡漠、癡呆、反應遲鈍、說胡話等情況,都是腦細胞大量減少所導致的。
“受機體功能退化的影響,老年人的腦細胞本來就比年輕人少,如果再讓他們臥床休養、足不出戶、長期缺乏與外界的交流,不僅無益于疾病的康復,還會加劇他們的認知障礙(即說胡話),甚至出現幻聽、幻覺。”孫永強建議,老年人一旦出現身體不適,最好不要臥床休養或待在家里,而要多運動、多和外界交流,讓外部壞境來刺激腦部,激活腦部細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防或減少老年人認知障礙的發生。
相關文章
-
老年人頭皮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頭皮發癢的現象的頭皮發癢,也是由于我們一些頭皮屑多而導致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頭
-
中年女性怎么保健對于我們的中年女性朋友們來說,身體各方面都在隨之下降,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那么中年女性,我們在平時保健的時候
-
中老年人要注意:一天中這3個時刻,對身體健康好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的話,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長久,才能夠給我們的生命更加的
-
老人做俯臥撐最標準的姿勢是怎樣的? 俯臥撐是人們的日常鍛煉項目,但是對于老人老說,標準的俯臥撐并不適合,而高位俯臥撐對體力要求低,比較適合老年
-
什么方法能緩解中老年人失眠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失眠的措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理方面的調試,可以采取穴位療法,能有效緩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