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在加速 “PD”請多關注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估計全國每年新發患者數達10萬以上,我國現有帕金森病患者人數約200萬。尋醫問藥專家訪談,特邀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神經外科李衛國副主任醫師提醒廣大網友,老齡化在加速,帕金森病請多關注。
專家說:帕金森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至今仍未徹底明確。
1.尋醫問藥網:帕金森病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所以這個病的發病是否和年齡有一定關系?除此之外還可能由哪些因素導致?
李衛國:本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至今仍未徹底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
1.年齡因素
本病主要發生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40歲以前很少發病,65歲以上發病明顯增多,提示年齡因素可能與發病有關。相關的研究證實:隨著年齡的增加,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逐漸減少,通常60歲時,按正常老化速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總量不足30%,紋狀體內多巴胺遞質含量減少也不超過50%。而實際上,只有當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數目減少達50%以上,紋狀體多巴胺含量減少達80%以上時,臨床上才會出現帕金森病的運動障礙癥狀。正常神經系統老化并不會達到這一水平,故年齡增高只是患帕金森病的一個促發因素。
2.遺傳因素
近20年來在對家族性帕金森病相關基因的研究中,已經發現13個染色體位點以孟德爾遺傳方式與帕金森病連鎖,分別命名為 PARKl~PARKl3,其中7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4個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方式傳遞,1個X染色體連鎖遺傳,另1個可能與晚發散發性帕金森病有關。目前已有10個與家族性帕金森病相關的致病基因被克隆。
帕金森病患者中絕大多數為散發病例,國外報道約10%-15%的帕金森病患者有陽性家族史,家族性帕金森病患者多具有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隱性遺傳特征,有多代、多個家庭成員發病,臨床表現與散發性帕金森病有所不同:如伴有共濟失調、錐體系損害體征、癡呆,以及起病早、病程短等。遺傳因素在年輕的(40歲以下)帕金森病患者發病中可能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專家說: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多見于50歲以后發病,起病緩慢,逐漸進展。
2.尋醫問藥網:當老人出現哪些肢體上的癥狀時,我們就要警惕帕金森病的發生了?
李衛國: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多見于50歲以后發病,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緩慢,逐漸進展。癥狀常自一側上肢開始,逐漸擴展至同側下肢、對側上肢及下肢,臨床上表現為特征性的運動癥狀,即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步態異常等。
運動癥狀
1.靜止性震顫
震顫常為本病的首發癥狀,多自一側上肢遠端開始,表現為規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對掌運動,如“搓丸樣”動作,震顫可逐漸擴展至四肢,但上肢震顫通常比下肢明顯,先出現震顫的一側始終比后出現的一側為重,表現明顯的不對稱性。震顫于靜止時明顯、精神緊張時加劇、隨意運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輕癥患者的震顫僅在情緒激動、焦慮、興奮或行走時才出現。在疾病晚期,震顫變為經常性,做隨意運動時亦不減輕或停止。部分病例尤其是高齡老人(70歲以上)可不出現明顯震顫,此點應引起注意。
2.肌強直
帕金森病的肌強直特點是伸肌和屈肌的張力同時增高。由于臂肌和手部肌肉強直,使患者上肢不能做精細動作,可表現書寫困難。疾病進展后還可表現扭頭、轉身困難。帕金森病患者常因肌強直嚴重而出現頸痛、腰痛及肢體關節疼痛,尤其在老年患者有時易被誤診為頸、腰椎間盤突出等骨關節病或其他疾病等。臨床上,也常見因一側肌強直明顯、肢體僵硬而當作腦血管病誤診誤治的病例。
3.運動遲緩
這是帕金森病一個最重要的運動癥狀,患者可表現多種動作的緩慢,隨意運動減少,尤以開始動作時為甚。如坐位或臥位時起立困難,起床、翻身、解系紐扣或鞋帶、穿鞋襪或衣褲、洗臉及刷牙等日常活動均發生障礙。面部表情肌少動,由少動引起的構音不全、重復言語、口吃被稱為本病的慌張言語。
4.姿勢步態異常
中晚期患者因平衡功能減退而出現姿勢步態不穩,容易跌倒,甚至發生骨折,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也是致殘的原因之一。有時行走過程中雙腳突然不能抬起好像被粘在地上一樣,稱為凍結現象。還可出現“慌張步態”,這是帕金森患者的特有體征。
3.尋醫問藥網:除了運動癥狀的表現,帕金森患者非運動癥狀有哪些?
李衛國:非運動癥狀
1.精神障礙
主要表現為抑郁、焦慮、淡漠、錯覺、幻覺、生動的夢境、妄想、欣快、輕度躁狂、精神錯亂、認知功能障礙、癡呆等。
2.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要表現為便秘、泌尿障礙(尿頻、尿急、夜尿、尿失禁)、體位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體溫調節異常、流涎、多汗或少汗等。
3.睡眠障礙
主要表現為入睡困難和片段睡眠、白天嗜睡、快速眼球運動睡眠行為障礙、不寧腿綜合征其他癥狀包括嗅覺障礙、疼痛、麻木、疲勞等。
專家說: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是:綜合治療、藥物為主、提高生活質量。
4.尋醫問藥網:目前針對帕金森病的治療哪些方法比較有效?帕金森患者藥物治療時要注意什么?
李衛國:帕金森病的治療原則是:綜合治療、藥物為主、改善癥狀、延緩病程、提高生活質量。
帕金森病患者雖然有些共同的癥狀,但是個體之間的差異比較明顯。如果對各種患者都采用類似的方法,很可能難以取得良好的療效。
因此制定治療方案時,應充分考慮到患者的個人特點,對于擬采用的治療方法的優劣勢有充分的認識。
目前,在帕金森病的各種治療方法中仍以藥物治療最為有效,通過維持紋狀體內多巴胺和乙酰膽堿兩種神經遞質的平衡,使臨床癥狀得以改善。在藥物治療時要注意的是:
1.掌握好用藥時機,即疾病早期可暫不治療,應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活動如體育鍛煉,若疾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時則進行藥物治療;
2.堅持“細水長流,不求全效”的用藥原則;
3.堅持“1ow”和“slow”的原則,即盡可能的維持低劑量,增加劑量應緩慢,以最小劑量達到相對滿意效果;
4.強調治療個體化。
5.尋醫問藥網:帕金森病人什么時候應該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要遵循哪些原則?
李衛國: 帕金森病人究竟什么時候應該考慮手術治療尚無明確界定,且病人在選擇毀損手術或腦深部電刺激(DBS)等不同手術方式時考慮也不盡相同。
帕金森病的手術治療僅適用于那些經過經驗豐富的神經內科/運動障礙病專科醫生治療,盡管在充分、有效的藥物治療下,患者的運動功能障礙仍影響日常生活或工作。
具體原則為:藥物“關”期每天累計超過2小時或異動時間每天累計超過2小時,每天服用左旋多巴在5次以上,在包括左旋多巴、受體激動劑、COMT抑制劑等多種藥物聯合治療下,患者仍有以下一種或多種情形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1.藥物的癥狀控制效果不能持續完整一天;
2.出現藥物引起的異動癥、劑末現象并妨礙運動功能;
3.可預期的或不可預期的運動波動;
4.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的振顫;
5.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的肌張力障礙;
6.病人的日常活動如工作、娛樂、家務等受到很大影響。
6.尋醫問藥網:中醫、康復及心理治療在治療帕金森病中起到的作用大嗎?
李衛國:中藥、針灸和康復治療作為輔助手段對改善癥狀也可起到一定作用。康復治療包括語音及語調鍛煉,面部肌肉的鍛煉,手部、四肢及軀干的鍛煉,步態平衡的鍛煉及姿勢恢復鍛煉等。對患者進行語言、進食、走路及各種日常生活訓練和指導,日常生活幫助如設在房間和衛生間的扶手、防滑橡膠桌墊、大把手餐具等,可改善生活質量。教育與心理疏導也是帕金森病治療中不容忽視的輔助措施。
專家說:對于帕金森病采取積極的綜合性預防措施,也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7.尋醫問藥網:在帕金森病的病因不是很明確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做才能預防帕金森病?
李衛國:鑒于帕金森病的病因未明,從根本上預防本病是無能為力的。針對帕金森病可能是一種多因素造成的疾病,采取積極的綜合性預防措施,也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按以下一、二、三級預防進行:
一級預防:加強環境保護和勞動保護。
注意飲食衛生,飲用井水比河水更為合理。預防和治療某些可能引起帕金森綜合征的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動脈硬化及腦部腫瘤。盡量避免度冷丁類藥物的使用;在老年人中積極開展有益于健康的體育活動、娛樂活動,增進健康狀況。
二級預防: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開展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查體,尤其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察,以期早期發現本病。對得到早期診斷的病人,采取神經保護劑、中醫中藥、醫療體育等療法來控制本病的發展;對失代償期的早期輕型病人,宜早期應用小量左旋多巴制劑以緩解癥狀,維持生活和工作能力。對于早期的病人尤其不可忽視運動療法、物理療法、心理療法等,包括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加強日常生活中運動、平衡機能的鍛煉,關節活動范圍和肌力的鍛煉,以及言語機能的鍛煉。
三級預防:對于中、晚期病人預防的主要目標是延緩致殘的過程和威脅生命的并發癥。
鼓勵病人多做主動運動,例如吃飯、穿衣、洗臉、刷牙等。運動雖然不能防止震顫,但是可以防止和推遲關節強直和肢體攣縮。還要注意用藥的副反應,如體位性低血壓等。克服情緒激動、緊張,保持愉快的心情。對于晚期臥床病人,加強翻身,被動肢體活動,防止關節固定、褥瘡、墜積性肺炎等。
寄語:近年來隨著對帕金森病的更多認識和了解,越來越多的帕金森病癥狀被引起關注,許多非運動癥狀同運動癥狀一樣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的影響。其中嗅覺障礙、便秘、抑郁和快速眼球運動睡眠行為障礙被認為是早于帕金森病運動癥狀的表現,而癡呆常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晚期的重要癥狀。
-
老年人頭皮癢怎么辦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們都會出現一些頭皮發癢的現象的頭皮發癢,也是由于我們一些頭皮屑多而導致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來說頭
-
中年女性怎么保健對于我們的中年女性朋友們來說,身體各方面都在隨之下降,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那么中年女性,我們在平時保健的時候
-
中老年人要注意:一天中這3個時刻,對身體健康好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中老年人并不知道我們要想身體健康的話,應該如何做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長久,才能夠給我們的生命更加的
-
老人做俯臥撐最標準的姿勢是怎樣的? 俯臥撐是人們的日常鍛煉項目,但是對于老人老說,標準的俯臥撐并不適合,而高位俯臥撐對體力要求低,比較適合老年
-
什么方法能緩解中老年人失眠中老年人容易出現失眠的情況,平時應該要做好預防失眠的措施,老年人應該要做好心理方面的調試,可以采取穴位療法,能有效緩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