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掏耳朵為什么會致癌
耳朵是感覺器官中最為敏感的一個了,耳朵能反映出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情況,要重視對耳朵的護理,對耳朵最為常見的保養(yǎng)就是“掏耳朵”,其實掏耳朵也是有講究的,耳蝸、耳膜、耳道都是很脆弱的部位,稍不注意就會引來大麻煩。今天就來看看關于耳朵保健的一些知識吧。
“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
正常人的耳垂一般都是平潔光滑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經常可以發(fā)現(xiàn)一條斜線或者皺痕。它是從耳屏間切跡,即耳屏和對耳屏之間的凹陷,向外伸展到耳垂邊緣的一條斜線或皺痕,有的深而長,有的淺而短,我把這種皺痕命名為“耳褶心征”。
耳褶心征的出現(xiàn),能夠提示冠心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所以它也被稱為“冠心病溝”、“腦動脈硬化耳褶征”等。出現(xiàn)耳褶心征的人可能得了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血脂癥等疾病。國內外調查數(shù)據告訴我們,冠心病病人出現(xiàn)耳褶心征的可能性很高,而正常人一般在24%以下。看來,耳褶心征能很準確地提示冠心病等疾病的存在。如果我們掌握這一特征,就可以提前發(fā)現(xiàn)疾病,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院檢查,增加康復的機會。
經常掏耳朵會致癌
掏耳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進行的“活動”,不光是為了干凈,還因為掏起來特別舒服、過癮。
有的人耳朵癢了,常常挖耳勺、用發(fā)卡、火柴棍兒等掏耳朵,其實這樣做有很多害處。
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循環(huán)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fā)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
經常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于細菌生長。
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
掏耳朵不是日常剪指甲那樣簡單,掏耳朵接觸的都是身體內部的位置,又是眼睛看不見的,小孩子喜歡模仿大人掏耳朵就更加危險,所以要重視對耳朵的保養(yǎng),更要注意正確的掏耳朵了。
好文推薦:
-
六種改變也可能是精神疾病生活中因為很多因素我們的行為習慣就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很多情況下對于一些改變我們往往不放在心上,但是當出現(xiàn)下面要講到的習慣
-
孩子愛玩手機如何是好現(xiàn)代的孩子對于電子產品的快速適應能力都比我們要強很多,很多我們需要嘗試很久才能掌握的電子產品,他們可能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
-
面部吸脂手術是否會影響到面部的表情臉是給人直觀印象的第一張名片,因此有個姣好的面容成了很多人的追求,而臉長得太胖困擾著很多人,因此在整容領域就出現(xiàn)了面部吸
-
燕窩的保存方法 泰國印尼燕窩的區(qū)別生活中很多人在身體欠佳時都會吃一些燕窩,因為燕窩是十分進補的食物,除了一些常見的國產燕窩外,印尼燕窩和泰國燕窩最近幾年也
-
警惕養(yǎng)生高端牛奶 其實都是騙人的最近忽然流行起來一些養(yǎng)生牛奶,例如猴菇牛奶、海參牛奶……近日,記者調查時發(fā)現(xiàn),有些所謂的高端養(yǎng)生牛奶根本不能稱之為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