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蕨菜竟然能夠致癌
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可是,我們身邊卻有很多危害健康的東西,包括我們平時吃的蔬菜都要擔心會不會致癌。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道致癌的蔬菜。
蕨菜又叫拳頭菜、貓爪、龍頭菜,喜生于淺山區向陽地塊,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多分布于稀疏針闊混交林;其食用部分是未展開的幼嫩葉芽,經處理的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佐料,清涼爽口,是難得的上乘酒菜,還可以炒吃,加工成干菜,做餡、腌漬成罐頭等。在中國大陸以及東南亞有廣泛分布,而在這些地區餐桌上也受到了歡迎。由于其具有一定的致癌成分,牛羊使用過量會導致死亡,人食用會導致癌癥的發病率提高,它也被相信是導致日本胃癌高比率的原兇之一。
試驗證蕨菜致癌千真萬確
江湖上一直有傳言說常吃蕨菜的人容易得胃癌、食道癌和腸癌。經過一系列實驗,得出了非常權威的數據:蕨菜確實致癌,而且有強致癌性!
實驗室通過世界上最先進的LC-MS(液質聯用儀)測試發現:蕨菜中不但含有苯草酸、蕨內酰胺、黃堿醇類化合物、橡黃素類化合物,而且還含有歐蕨伊魯苷這種強致癌物質!
實驗室進行蕨菜致癌的動物喂養試驗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誘發胃癌、腸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實驗數據還揭示,這些致癌物質在蕨菜的根莖中的含量最高,葉中次之。其中,歐蕨伊魯苷超過安全限值37倍,苯草酸超限22倍。
研究人員還對經過烹調加工過的蕨菜致癌試驗表明,即使經過加工的蕨菜,也能誘發癌癥。烹飪加工過程,無法破壞蕨菜中致癌物質的分子結構,甚至還發現了另外一些可能致癌的新化合物。
蕨菜是增加致癌風險并不是吃了一次就會得癌
蕨菜致癌性打破了許多人的幻想——“純天然的食物更安全更有營養”。動物植物的演化是為了適應環境以生存下去,成為人類的“優質食物”顯然不符合它們的演化方向。而植物不能跑不能跳,面對動物、細菌或者真菌的襲擊,它們只能被動挨打。為了生存,許多植物演化出了一些“防御物質”——在受到侵襲時,具有一定的反擊能力,原蕨苷就是其中的一種。
雖然說“蕨菜致癌”有明確的科學證據,但“致癌”的意思是“增加致癌風險”,而不是“吃了就會得癌癥”。所謂“增加風險”,是指得病的可能性增加。“證據確鑿”是說“會增加風險”這個事情很確定,但它跟“增加多少風險”是兩回事。就蕨菜致癌而言,按照日本1970年代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經常吃蕨菜讓男性的食道癌風險增加了2.1倍,女性則是3.7倍。就增加的比例來說,的確是很大,不過考慮到食道癌的正常發生風險也不高,增加兩三倍也還是一個比較小的幾率。而且這是在長期經常吃蕨菜的地區,當地的飲水中也會有原蕨苷的存在。風險大小跟攝入的量有關,如果實在是喜歡它的味道,偶爾吃幾次嘗嘗鮮,所帶來的風險也小到可以忽略。
小編總結,愛吃蕨菜的朋友要注意了,以后盡量少吃蕨菜。人們應該改掉不良的習慣,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
孕婦吃哈密瓜有什么好處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在懷了孕之后的孕婦,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著,那么孕婦吃哈密瓜
-
冬季吃什么蔬菜最應季?這5種菜不可少說起食物,大家都知道飲食的健康與否對于身體的健康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在冬季,應季食材相對來說比較少,那么到了冬
-
七種日常食物有助排毒排毒是一年四季都繞不開的保健話題,人體每天都在攝入食物,一部分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的同時,另外一部分則會成為垃圾需要及時
-
為什么男性備孕需要補鋅我們常說,女性備孕期間該吃啥吃啥,什么葉酸啦,鈣片啊之類的,卻往往會忽略掉作為備孕的另外一個角色,就是我們的男性朋友,那
-
早餐吃粗糧可降低糖尿病風險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一日三餐食物中的含糖量都需要嚴格的把控,而一日之計在于晨,早餐自然是重中之重。相比精米,粗糧中的含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