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狂睡并不能幫助補眠 穩定生物鐘是關鍵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加,周末“補覺”成為許多常熬夜加班、睡眠不足者的“保留節目”,有調查顯示,60%的上班族把“補覺”作為周末休閑的第一選擇。而不少平日缺覺、周末狂睡者雖然補覺時間不短但醒來后仍感覺疲倦、精神狀態不佳。專家提醒,這種無規則的睡眠方式若長期存在,不僅會越補越亂、形成惡性循環,而且也會構成睡眠障礙、損害身體健康。
楊小姐是一家軟件公司的項目經理,為能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生存下來,她每周一到周五白天忙公司業務,晚上回家整理項目策劃,經常凌晨一兩點才睡,早上還要準時起床上班。“所以,每逢周末我就關掉手機,起碼睡到轉天11點多再起床,有時甚至早飯、中飯都省了,直接吃晚飯。” 楊小姐說,起初自己覺得這樣補覺還不錯,而且每次睡到自然醒后感覺皮膚很好。可大概過了半年多,她開始覺得周末睡多了,周一上班反而更無精打采,且食欲不佳,有時連經期都不準。更糟糕的是,自己平時晚上經常會失眠,最多只能睡上三四個小時,白天又特別困,很是苦惱。
專家說,很多人以為平時累積的勞累可通過一次長時間的睡眠補回來,其實這是個誤區。睡眠是一種生物鐘現象,足時和高質量缺一不可。平時睡眠質量差、周末“惡補”的做法偶爾為之尚無大礙,但長此以往將打亂生物鐘、造成睡眠節律紊亂,導致狂睡—失眠綜合征,睡眠變得無效,出現慢性失眠,影響消化道、內分泌、免疫等機體功能,從而加重乏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低下、惡心、抑郁等癥狀,甚至可誘發心腦血管疾病、神經衰弱癥等,嚴重影響健康。
“想要睡眠健康,平時應養成良好作息習慣”。專家表示,解決生活規律紊亂引起的睡眠障礙,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隨意改變自己的生物鐘。成年人一般正常睡眠時間為7至9小時,晚上10點至凌晨4點是最佳睡眠時間,為保證深睡眠,入睡最晚別超過11點。現代人大多工作繁忙,若不得不縮短睡眠時間,則要盡量保證睡足6小時。此外,分段式睡眠法可有助補充睡眠,如預計當天會晚睡覺,有條件者最好午睡半小時,轉天再多睡一兩個小時,把頭天缺的覺立刻補上而不要拖到周末。同時,一定不要把大部分時間都泡在床上,一天睡覺超過10小時同樣會改變生物鐘,還會使人難以再次入睡。
-
身體特別容易感覺疲勞是怎么回事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出現一些疲勞的癥狀,那么為什么會出現一些疲勞?但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的容易疲勞
-
女性太容易疲勞是什么原因 真兇是這幾個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疲勞也是會給我們的女性朋友們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女性朋友們疲勞,這樣的癥狀讓我
-
我們為什么會感到疲勞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經常工作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也會感到我們的身體比
-
身體疲勞如何緩解身體疲勞有可能是平時過度勞累引起的,應該要注意勞逸結合,應該要注意生活節奏的調整,盡量做到生活節奏有規律,良好的生活節奏
-
6招教你甩掉“起床臉” 讓你精神一整天現在很多人在早上起床之后都會出現臉色不好的“起床臉”,而起床臉也讓你整個人看起來沒有精神,充滿疲勞感。那么我們怎樣才能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