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常遭毆打的孩子成年后患癌幾率增加
“子不教,父之過”,在“棍棒下出英才”的教育觀念影響下,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都存在暴力傾向,覺得孩子不打就不聽話。不過,據研究顯示,與健康人群相比較,那些兒時遭毆打的人患癌癥的風險增加70%以上。
最新研究
兒時常遭毆打,患癌風險增加70%以上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心理學院科學家的這項研究新發現,刊載于本月13日的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上。近日,這則消息在中國的各大論壇里被頻頻轉發,中國的家長們吃驚于打罵孩子竟然有這么大的危害。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研究人員對沙特40歲到60歲的癌癥和心臟病患者調查顯示:‘頻繁毆打(每月一次以上)和侮辱與心臟病、癌癥以及哮喘危險大幅增加有關。’在沙特,毆打和侮辱孩子是常見的教育方式。”
研究顯示,與健康人群相比較,那些兒時遭毆打的人患癌癥的風險增加70%以上,患心臟病風險增加30%。研究人員推測,患病危險增加是因為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造成壓力所致。
近八成父母打過孩子或支持打孩子
事實上,不僅是在沙特,即使在當下中國,打孩子等粗暴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在中國的傳統教育觀念中,就有“不打不成器”一說,而在年輕一代的父母中,即使受到了新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但在他們教育孩子的方法中,“打”也是作為一種常見的懲罰手段。
南京媽媽“黑色的太陽花”在南京一著名的親子教育論壇里發帖,標題便是:“你們打孩子么?中午揍了豆豆一頓”,帖子里透露著她當時打孩子時的挫敗感。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媽媽的困惑也是大家的困惑,她的這篇帖子被數千人點擊,140位媽媽留言參與討論。
記者統計發現,在這140位媽媽中,有111位媽媽表示,“打過孩子”或者支持“可以適當打打”。“我也打過,但基本都是實在不聽話的時候很氣憤,但原則是不打頭不打臉。”“ddclock”媽媽坦承。“market”媽媽則表示:“小的時候不舍得打。現在大了,因為動作慢慢的沒有改觀,會打!”
但看得出,這些打過孩子的媽媽們基本都清楚“打孩子”行為對孩子意味著什么。網名為“剛剛開竅的我”說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經常氣得我受不了,打打打;打完跟你(發帖的那位媽媽)一樣,悔悔悔。”
一位媽媽的傾訴
玩鬧中差點悶死3歲堂弟,6歲兒子被痛打
家住南京鼓樓區的王女士深知打孩子的危害。此前,這位媽媽便因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的一件事情而發帖,呼吁媽媽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要毆打自己的孩子。
今年8月上旬的一天,王女士6歲的兒子睿睿在爺爺奶奶家玩,爺爺奶奶和叔叔住在一起,小堂弟只有3歲多。兩個小男孩見面,家里一下子熱鬧非凡。兩人“滿屋子跑,上躥下跳,上床了更是蹦跳得厲害,抓到什么扔什么,你追我趕。”
打鬧過程中,弟弟不小心一下子摔倒,被哥哥壓在了身下。“兩人手上的毛巾、枕頭、床單等物品一股腦兒地掉到弟弟身上,哥哥正在興奮中,開心地咯咯笑,弟弟開始大喊救命,大人們在邊上看電視的看電視,上網的上網,沒一個人理會。”
直至弟弟的聲音漸漸變小,弟弟的父母覺察到了不對勁,這才急忙沖了進去。“只看到弟弟的小腳丫在外面,基本不動了,頭部被床上用品包裹在里面,哥哥壓在這些床上用品上面,玩得正開心呢。”
兩個奔過來的大人急忙拎起哥哥甩到邊上,救出了弟弟,此時,弟弟呼吸已微弱,小臉因為缺氧有點發紫。萬幸的是,不久弟弟被救過來了,悲劇并沒有真的發生。而作為肇事者,睿睿被叔叔痛打了一頓,而之后兩個孩子一見面,大人們幾乎都會提及那次可怕的經歷。
-
女性抗壓能力超過男性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身體當中壓力過大的,這樣的現象才是最好的,那么你知道嗎?其實
-
女人的身體秘密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并不知道,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對于自己身體的秘密并不是特別的了解的,那么女性朋友們身體當中的秘密會出現什么
-
女人乳房大小和性欲有關嗎?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乳房的大小和我們的性欲是不是有關系呢?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才能夠解決這樣的
-
男性備孕為什么要堅持3個月 主要因為這些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提高了,尤其是對于備孕這件事情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在備孕前男女雙方都是要進行準備的,把自己的身體調理到最
-
眼睫毛的功能有哪些眼睫毛可以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而且眼睫毛還可以減少有害物質,對于眼睛的損傷,眼睫毛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眼睫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