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 從嚴還是從寬
老幼控糖,寬松一點
《2009年美國糖尿病診療指南》指出,有嚴重低血糖病史、預期壽命有限者、兒童、有伴發病、糖尿病病史多年且伴有微血管并發癥者,控糖不宜太嚴。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糖尿病科主任田慧教授介紹說,老人和兒童血糖本身不好管理。拿兒童來說,尤其是6歲以下者,由于身體反饋系統不健全及缺乏對低血糖的認知,常發生低血糖,且不能準確地表達。再加上小孩子貪吃好動,運動量、進食量無法預測,如果控糖太過嚴苛,很可能會讓血糖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很多研究報告指出,低血糖會引起兒童智力受損,因此要盡力避免。
“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一次嚴重低血糖,就可能抵消他一輩子控制血糖的益處”———這句話在美國糖尿病學界眾所周知。老年人神經反應較遲緩,容易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血糖已經很低,卻沒有心悸、冷汗等癥狀,有可能直接造成低血糖昏迷。
“老人、兒童不妨將控制血糖的標準放寬。”田慧說。《2009年美國糖尿病診療指南》指出,小于6歲的兒童,糖化血紅蛋白可在7.5%—8.5%之間;6—12歲兒童的糖化血紅蛋白應小于等于8.0%;13—19歲青少年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要小于等于7.5%。
對于60—70歲的老年患者,若身體狀況尚好,沒有低血糖風險,也沒有明顯大小血管并發癥,應盡量將各項指標控制到接近正常,即糖化血紅蛋白小于等于6.5%,空腹血糖小于等于6.2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在8mmol/l以內。
年齡在70歲以上的新發患者,即使身體狀況良好,無并發癥,也不應強化降糖。若伴有心腦血管疾病,或經常出現低血糖,承受不了強化降糖引起的低血糖風險,上述三個指標達到7%—7.5%、7—9mmol/l及8—11.1mmol/l即可。如果已出現嚴重的心腦血管及腎損害,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達到9%、9mmol/l、15mmol/l就行。
《2009年美國糖尿病診療指南》指出,有嚴重低血糖病史、預期壽命有限者、兒童、有伴發病、糖尿病病史多年且伴有微血管并發癥者,控糖不宜太嚴。
解放軍總醫院老年糖尿病科主任田慧教授介紹說,老人和兒童血糖本身不好管理。拿兒童來說,尤其是6歲以下者,由于身體反饋系統不健全及缺乏對低血糖的認知,常發生低血糖,且不能準確地表達。再加上小孩子貪吃好動,運動量、進食量無法預測,如果控糖太過嚴苛,很可能會讓血糖像“過山車”一樣忽高忽低。很多研究報告指出,低血糖會引起兒童智力受損,因此要盡力避免。
“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發生一次嚴重低血糖,就可能抵消他一輩子控制血糖的益處”———這句話在美國糖尿病學界眾所周知。老年人神經反應較遲緩,容易發生“未察覺的低血糖”,即血糖已經很低,卻沒有心悸、冷汗等癥狀,有可能直接造成低血糖昏迷。
“老人、兒童不妨將控制血糖的標準放寬。”田慧說。《2009年美國糖尿病診療指南》指出,小于6歲的兒童,糖化血紅蛋白可在7.5%—8.5%之間;6—12歲兒童的糖化血紅蛋白應小于等于8.0%;13—19歲青少年的糖化血紅蛋白值要小于等于7.5%。
對于60—70歲的老年患者,若身體狀況尚好,沒有低血糖風險,也沒有明顯大小血管并發癥,應盡量將各項指標控制到接近正常,即糖化血紅蛋白小于等于6.5%,空腹血糖小于等于6.2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在8mmol/l以內。
年齡在70歲以上的新發患者,即使身體狀況良好,無并發癥,也不應強化降糖。若伴有心腦血管疾病,或經常出現低血糖,承受不了強化降糖引起的低血糖風險,上述三個指標達到7%—7.5%、7—9mmol/l及8—11.1mmol/l即可。如果已出現嚴重的心腦血管及腎損害,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達到9%、9mmol/l、15mmol/l就行。
相關文章
-
女性身體保養與調理,需要了解這六個穴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養與調理,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需要了解的這6個
-
頭暈耳鳴是怎么回事?頭暈耳鳴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頭暈耳鳴這樣的癥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能夠
-
女性堅持這6件事 調節內分泌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內分泌是自己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而由于現在女性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很多女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分
-
女人氣血虛虧的保健措施有哪些女人氣血虛虧應該要多吃補氣血的食物,阿膠和大棗具有補氣血的作用,經常吃百合也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潤肺清心的功效,
-
女性長期便秘如何調理便秘會造成人體內有毒物質的堆積,并且也會改善機體的免疫力,便秘造成的危害比較大,多吃蔬菜水果能夠改善便秘,最好保持每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