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越簡化越有利于血壓達標
■編輯說話
10月8日是第12個全國高血壓日。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和中國高血壓聯盟兩大權威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在三甲醫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達標率為31.1%。聚焦近七成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專家指出,服藥越簡化,患者的依從性越好,越有利于血壓達標。
■血壓達標率在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危害越來越重視
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腦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發生與血壓升高有關。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過700萬例,并已成為人類居主導地位的死亡風險因素。據流行病學資料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新發心肌梗死5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病者300萬人。每年主要心腦血管病的直接醫療費用達1300億元,其中用于高血壓的醫療費達366億元。
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是我國首個跨地區、跨醫院、跨科室的大規模高血壓治療現狀調查。上一次公布我國高血壓普查數據是在2002年,當時高血壓患者的達標率是6.1%,已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達標率為25%,此次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填補了7年來我國高血壓相關流調數據的空白。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強調:“此次調查深入剖析影響血壓達標率的因素,為我們尋求提高高血壓達標率的有效策略,切實減輕因高血壓造成的死亡風險和社會負擔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服用的降壓藥越多,越會造成漏服,漏服可使達標率降低七成
胡大一教授說,在降壓問題上,患者的依從性至關重要。高血壓患者往往都需要終生治療。對于依從性差的患者來說,其療效會大打折扣。此次調查中發現:經常漏服藥物(一周漏服次數≥3次)的高血壓患者,比從不漏服藥物的患者血壓達標率下降72%,其背后原因主要來自于,服用藥物越多,漏服可能性越大,且多種藥物的副作用及經濟因素迫使患者無法承受而自行減量。調查結果同時顯示:超過50%的患者在服用2種到5種降壓藥物來控制血壓,超過40%的患者存在漏服現象。胡大一教授強調,“如果一片藥能擁有多藥的療效,同時安全性又好,將會大大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胡大一教授指出:患者依從性和藥物療效是此次調查所揭示的影響血壓達標率的兩大關鍵因素,這對于我們在臨床上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目前,全球高血壓治療的新趨勢也是應用具有強化、簡化、優化等特點的單片復方制劑,以滿足患者對藥物療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的多種需求。比如:具有強化特點的單片復方制劑可將血壓控制率大大提高。研究證實,纈沙坦/氨氯地平的單片復方制劑用于單藥治療失敗的患者,治療16周可使90%的患者達標。而且,研究還證實,相比利尿劑的組合,纈沙坦/氨氯地平的復方制劑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20%。單片復方制劑每日只需一次一片,減少了漏服或忘服藥的問題。
■提高血壓達標率,依然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的血壓的達標率呈上升趨勢,但仍然有將近七成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還未達標,尤其是那些伴發冠心病、糖尿病和腎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率更低。強效降壓藥和服藥方式固然很重要,但關鍵還要看高血壓患者本人。胡大一教授說:“一提到改變生活方式,許多人的感覺是:很重要,很困難,很痛苦。但改變生活方式對血壓達標確實很重要,像適當的體力活動可以增加血壓達標率,肥胖患者減體重也有助于提高血壓達標率。”
胡大一教授認為,此次調查初步結果分析提示,可以通過以下因素提高血壓達標率。一、加強患者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如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教育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積極自測血壓;一個月就診一次。二、使用更強效降壓和改善依從性的藥物,如新型復方降壓藥等。
10月8日是第12個全國高血壓日。日前,由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和中國高血壓聯盟兩大權威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在三甲醫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達標率為31.1%。聚焦近七成未達標的高血壓患者,專家指出,服藥越簡化,患者的依從性越好,越有利于血壓達標。
■血壓達標率在提高,人們對高血壓的危害越來越重視
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腦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40%~50%的發生與血壓升高有關。作為發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壓每年在全球造成的死亡超過700萬例,并已成為人類居主導地位的死亡風險因素。據流行病學資料估算,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200萬人,新發心肌梗死50萬人,死于心腦血管病者300萬人。每年主要心腦血管病的直接醫療費用達1300億元,其中用于高血壓的醫療費達366億元。
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是我國首個跨地區、跨醫院、跨科室的大規模高血壓治療現狀調查。上一次公布我國高血壓普查數據是在2002年,當時高血壓患者的達標率是6.1%,已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達標率為25%,此次中國高血壓控制狀況調查填補了7年來我國高血壓相關流調數據的空白。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胡大一教授強調:“此次調查深入剖析影響血壓達標率的因素,為我們尋求提高高血壓達標率的有效策略,切實減輕因高血壓造成的死亡風險和社會負擔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服用的降壓藥越多,越會造成漏服,漏服可使達標率降低七成
胡大一教授說,在降壓問題上,患者的依從性至關重要。高血壓患者往往都需要終生治療。對于依從性差的患者來說,其療效會大打折扣。此次調查中發現:經常漏服藥物(一周漏服次數≥3次)的高血壓患者,比從不漏服藥物的患者血壓達標率下降72%,其背后原因主要來自于,服用藥物越多,漏服可能性越大,且多種藥物的副作用及經濟因素迫使患者無法承受而自行減量。調查結果同時顯示:超過50%的患者在服用2種到5種降壓藥物來控制血壓,超過40%的患者存在漏服現象。胡大一教授強調,“如果一片藥能擁有多藥的療效,同時安全性又好,將會大大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胡大一教授指出:患者依從性和藥物療效是此次調查所揭示的影響血壓達標率的兩大關鍵因素,這對于我們在臨床上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目前,全球高血壓治療的新趨勢也是應用具有強化、簡化、優化等特點的單片復方制劑,以滿足患者對藥物療效、耐受性和安全性的多種需求。比如:具有強化特點的單片復方制劑可將血壓控制率大大提高。研究證實,纈沙坦/氨氯地平的單片復方制劑用于單藥治療失敗的患者,治療16周可使90%的患者達標。而且,研究還證實,相比利尿劑的組合,纈沙坦/氨氯地平的復方制劑可顯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20%。單片復方制劑每日只需一次一片,減少了漏服或忘服藥的問題。
■提高血壓達標率,依然任重道遠
雖然我國的血壓的達標率呈上升趨勢,但仍然有將近七成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還未達標,尤其是那些伴發冠心病、糖尿病和腎病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率更低。強效降壓藥和服藥方式固然很重要,但關鍵還要看高血壓患者本人。胡大一教授說:“一提到改變生活方式,許多人的感覺是:很重要,很困難,很痛苦。但改變生活方式對血壓達標確實很重要,像適當的體力活動可以增加血壓達標率,肥胖患者減體重也有助于提高血壓達標率。”
胡大一教授認為,此次調查初步結果分析提示,可以通過以下因素提高血壓達標率。一、加強患者教育,改善生活方式。如適當運動;減輕體重;教育患者按時服用降壓藥物;積極自測血壓;一個月就診一次。二、使用更強效降壓和改善依從性的藥物,如新型復方降壓藥等。
相關文章
-
女性身體保養與調理,需要了解這六個穴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養與調理,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需要了解的這6個
-
頭暈耳鳴是怎么回事?頭暈耳鳴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頭暈耳鳴這樣的癥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能夠
-
女性堅持這6件事 調節內分泌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內分泌是自己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而由于現在女性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很多女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分
-
女人氣血虛虧的保健措施有哪些女人氣血虛虧應該要多吃補氣血的食物,阿膠和大棗具有補氣血的作用,經常吃百合也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潤肺清心的功效,
-
女性長期便秘如何調理便秘會造成人體內有毒物質的堆積,并且也會改善機體的免疫力,便秘造成的危害比較大,多吃蔬菜水果能夠改善便秘,最好保持每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