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冬季適宜穿寬松棉鞋
冬季,血糖水平最容易升高,這是因為一方面氣溫降低會刺激人的交感神經,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引起血糖波動。另一方面冬天運動減少,食欲增加,也引起血糖升高。
專家認為,糖尿病人在冬季應該更加重視定期檢查和監測、同時加強自我保健,并通過適當的鍛煉等方式來提高抗病能力,才能安然度冬。
預防性檢查 不給病情機會
冬季影響糖尿病病情的因素較多,例如氣候、情緒波動、飲食變化等等。據醫生介紹,糖尿病患者情緒波動時,交感神經興奮,會促使肝臟中的糖原釋放進入血液,增高血糖水平升高;另外,冬天出汗減少,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也會造成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導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療效果,使原有的糖尿病不易被控制,甚至引起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嚴重后果。
醫生支招:對于那些癥狀不明顯的患者,最好在進入冬季后及早進行一次正規、全面的體檢,包括血壓、血脂和血糖等,總體評估身體情況和疾病危險程度;有癥狀的患者,更要加強血糖監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波動監測等。一旦病情發生變化,切忌聽之任之,應該及時看醫生。
針對性檢查 專防并發癥
糖尿病的并發癥的致殘、乃至致死率都比較高。據統計,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自主神經病變,尤其是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其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比其他人高2倍多。而且由于神經病變導致痛覺失靈,患者很可能直到病發也感覺不到疼痛,這很危險。而由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此外,高血壓、腦卒中等并發癥的危險性同樣很高。
醫生支招: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有助于監控病情的發展,提供治療依據。建議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監測至少4次;血壓、脈搏體重及腰臀圍情況,每月測1次;尿糖每15天至30天檢查1次或遵醫囑;尿常規每月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查1次;尿微量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眼部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情況每半年至1年查1次或遵醫囑。
適量運動 把血糖穩下來
除了嚴格按照營養師制定的食譜進食外,糖尿病患者適量的運動也能夠起到穩定血糖的治療作用。不過,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要把握好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另外,糖友也可以通過一些簡便的方法來評估和判斷。
醫生支招:晨練應避免因冷空氣刺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最好等氣溫升高后再出去走走。運動前,必須進行血糖自我監測,避免在血糖過高(大于16毫摩/升)或者血糖過低(小于3.6毫摩/升)時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運動中避免出現呼吸困難、頭暈頭疼、面色蒼白等癥狀。運動后感覺有微汗及輕度肌肉酸疼,經過5—10分鐘的短暫休息,心率能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感覺輕松、愉快,次日精力充沛,運動量適宜。
此外,運動必須長期堅持,成為日常生活習慣才好。目前一些專科醫院設有專門的保健醫生,糖友不妨找他們開一個專業運動處方和飲食處方。
防寒保暖 防比治重要
寒冷刺激,可促使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易誘發腦溢血、心肌梗塞等癥;而且冬季人的食欲大增,戶外活動明顯減少,也會導致血糖升高。故應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服。
冬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足部防護,因為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和感覺遲鈍加上皮膚破損或足癬感染等,可能發展成潰瘍,甚至嚴重感染或壞疽。
醫生支招:糖尿病人適宜穿寬松的棉鞋,經常換襪子,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每晚以45℃左右熱水泡洗腳15分鐘,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要防止跌傷,不能用手撕腳皮和擦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冬季血糖檢測也要勤,病情較輕者可半個月檢測1次;病情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檢測1次,并經常與醫生取得聯系。
專家認為,糖尿病人在冬季應該更加重視定期檢查和監測、同時加強自我保健,并通過適當的鍛煉等方式來提高抗病能力,才能安然度冬。
預防性檢查 不給病情機會
冬季影響糖尿病病情的因素較多,例如氣候、情緒波動、飲食變化等等。據醫生介紹,糖尿病患者情緒波動時,交感神經興奮,會促使肝臟中的糖原釋放進入血液,增高血糖水平升高;另外,冬天出汗減少,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更旺,也會造成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的直接后果是導致病情加重或降低治療效果,使原有的糖尿病不易被控制,甚至引起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嚴重后果。
醫生支招:對于那些癥狀不明顯的患者,最好在進入冬季后及早進行一次正規、全面的體檢,包括血壓、血脂和血糖等,總體評估身體情況和疾病危險程度;有癥狀的患者,更要加強血糖監測,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血糖波動監測等。一旦病情發生變化,切忌聽之任之,應該及時看醫生。
針對性檢查 專防并發癥
糖尿病的并發癥的致殘、乃至致死率都比較高。據統計,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自主神經病變,尤其是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其因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比其他人高2倍多。而且由于神經病變導致痛覺失靈,患者很可能直到病發也感覺不到疼痛,這很危險。而由糖尿病足的截肢率更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此外,高血壓、腦卒中等并發癥的危險性同樣很高。
醫生支招:糖尿病患者定期檢查有助于監控病情的發展,提供治療依據。建議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監測至少4次;血壓、脈搏體重及腰臀圍情況,每月測1次;尿糖每15天至30天檢查1次或遵醫囑;尿常規每月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查1次;尿微量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眼部每半年至一年查1次;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情況每半年至1年查1次或遵醫囑。
適量運動 把血糖穩下來
除了嚴格按照營養師制定的食譜進食外,糖尿病患者適量的運動也能夠起到穩定血糖的治療作用。不過,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要把握好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另外,糖友也可以通過一些簡便的方法來評估和判斷。
醫生支招:晨練應避免因冷空氣刺激引發的心血管疾病,最好等氣溫升高后再出去走走。運動前,必須進行血糖自我監測,避免在血糖過高(大于16毫摩/升)或者血糖過低(小于3.6毫摩/升)時進行運動,否則會引起代謝紊亂。運動中避免出現呼吸困難、頭暈頭疼、面色蒼白等癥狀。運動后感覺有微汗及輕度肌肉酸疼,經過5—10分鐘的短暫休息,心率能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感覺輕松、愉快,次日精力充沛,運動量適宜。
此外,運動必須長期堅持,成為日常生活習慣才好。目前一些專科醫院設有專門的保健醫生,糖友不妨找他們開一個專業運動處方和飲食處方。
防寒保暖 防比治重要
寒冷刺激,可促使血壓升高,冠狀動脈痙攣,易誘發腦溢血、心肌梗塞等癥;而且冬季人的食欲大增,戶外活動明顯減少,也會導致血糖升高。故應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加衣服。
冬季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足部防護,因為糖尿病人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經病變,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和感覺遲鈍加上皮膚破損或足癬感染等,可能發展成潰瘍,甚至嚴重感染或壞疽。
醫生支招:糖尿病人適宜穿寬松的棉鞋,經常換襪子,保持腳的清潔、干燥,每晚以45℃左右熱水泡洗腳15分鐘,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要防止跌傷,不能用手撕腳皮和擦腳趾止癢,以防皮膚破損。冬季血糖檢測也要勤,病情較輕者可半個月檢測1次;病情較重者可3~5天或每天檢測1次,并經常與醫生取得聯系。
相關文章
-
女性身體保養與調理,需要了解這六個穴位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養與調理,才能夠保證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需要了解的這6個
-
頭暈耳鳴是怎么回事?頭暈耳鳴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大的,那么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頭暈耳鳴這樣的癥狀,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能夠
-
女性堅持這6件事 調節內分泌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內分泌是自己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而由于現在女性的一些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很多女性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內分
-
女人氣血虛虧的保健措施有哪些女人氣血虛虧應該要多吃補氣血的食物,阿膠和大棗具有補氣血的作用,經常吃百合也具有調理身體的作用,能夠起到潤肺清心的功效,
-
女性長期便秘如何調理便秘會造成人體內有毒物質的堆積,并且也會改善機體的免疫力,便秘造成的危害比較大,多吃蔬菜水果能夠改善便秘,最好保持每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