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查宜早不宜晚
現在的大腸癌發病率是越來越高了,在臨床上發現的時候一般都已經到中晚期了,所以,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
篩查可早發現
研究發現,93%的大腸癌來源于腺瘤(一種癌前病變),從腺瘤發展到癌需5~7年。由于早期大腸癌和癌前病變多數無癥狀,但也會少量出血,因此,定期進行糞隱血試驗初篩,陽性者進行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國際通用的篩查方法。
糞隱血試驗就是檢出眼睛看不出來的糞便中的微量血液,從而提示人們腸道健康狀況。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癌前病變和早期癌往往無癥狀,不易被發現,而有癥狀患者在就診時多是中晚期,有的已經轉移或合并許多并發癥,死亡率極高。所以,開展無癥狀人群普查,發現早期癌及癌前病變并進行治療,是降低大腸癌發病率和提高大腸癌患者存活率的關鍵。
早診治能接近治愈狀態
大腸癌根據浸潤程度和有無轉移,分為四期,一、二期浸潤比較淺,治療后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85%以上,接近治愈狀態,所以也稱可治愈的癌。 三、四期由于浸潤深或已轉移,患者生活質量較低且預后不良。
我們曾對“無癥狀人群”普查和“有癥狀患者”進行比較:前者早期癌和較早期癌幾率為91.7%,后者就診組早期大腸癌的幾率僅為41.1%;治療機會和治療效果前者也遠遠好于后者。我們還對一組3002名50歲以上人群連續進行大腸癌普查,16年間共發現21例大腸癌和497例大腸腺瘤,大腸癌中早期癌占94.44%;大腸腺瘤在腸鏡下切除,隨訪僅有1例癌變,充分肯定了無癥狀人群篩查對大腸癌防治的作用。
30歲以上每年應做糞隱血檢測
大腸癌和癌前病變不僅屬于老年人易患的疾病,中青年人群也應重視。3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健康體檢時都要做糞隱血檢測。大腸癌患病的高危人群,在進行糞隱血檢測的同時,要做患癌風險預測。
大腸癌患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本人曾患過大腸癌或大腸腺瘤;直系親屬患有大腸腫瘤,親屬中有多人患有其他惡性腫瘤;10年以上不愈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患有盆腔腫瘤并接受放療的患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等。這些高危人群患大腸癌的風險比普通人群高2~4倍,而且發病年齡小,所以更應密切關注腸道健康,有癥狀及時就診,無癥狀定期篩查。
-
女性養生保健切記這5個“多”!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女性朋友們在養生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是最好的,其實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說,養生保健也是有個非
-
皮膚干燥護理措施是什么啊有很多的人們在炎炎的冬季里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皮膚干燥,這樣的現象,那么你知道冬季皮膚干燥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
-
傷筋動骨一百天,骨裂應該怎么調理最好?大家都知道只要是傷到骨頭都是需要很長時間的休養的,正如古話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所以當大家出現骨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做好
-
神經衰弱護理措施有哪些神經衰弱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全面的護理工作,并且要提供合適的睡眠環境,需要緩解精神壓力,需要加強心理方面的護理,并且要建立良
-
皮膚干燥護理措施有哪些皮膚干燥的人群應該要做好了皮膚的全面護理工作,皮膚干燥人群最好根據膚質選擇適合的護膚產品,最好使用冷熱水交替洗臉,可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