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寵物依賴癥纏身!
一說起讓母親養狗這件事,家住法華鎮路的倪先生就后悔不已:“母親一有空就和小狗說話,即使我們回家看望她,她也總是念叨著小狗。”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市民原本為打發時間、排遣寂寞而養寵物,結果卻把過多情感寄托在寵物身上,陷入“寵物依賴癥”難以自拔。
倪先生告訴記者,五年前,他們一家三口買了新房和父母分開居住。因為怕父母寂寞,倪先生買了條小狗送給他們飼養。一開始愛干凈的倪老太還有些怨言,但很快她就喜歡上了小狗。倪老太幾乎每天都要抱著小狗出去散步,一有空就和小狗說話,而且一說就是好幾個小時。倪老太逢人便說:“小狗比子女還親,總是跟前跟后,也從來不會嫌我啰嗦。”因此,盡管自己省吃儉用,倪老太還是每周要給小狗吃一次牛肉。倪先生抱怨說:“每次我們回去看望母親,她總是一個勁兒地夸獎小狗怎么聰明懂事,和子女的交流,反而越來越少。”
記者了解到,除了“空巢”老人,寵物依賴癥還容易出現在年輕“丁克”家庭和被父母疏忽的小孩身上。一項調查顯示,超過七成“丁克”家庭養有寵物。
家住桃林路的周先生夫婦倆飼養了一條金毛犬,取名為“兒子”。他們也果真像對待兒子一樣對待寵物狗。無論兩人再忙,每天晚上總會有一人趕在七點前回家喂狗吃飯;為了不把“兒子”寄養到親戚家,他們整整五年沒有一起出去旅游過,開口閉口就是“我家兒子……”不少朋友都誤以為他們真的有孩子。想不到,前不久,金毛犬意外走失。夫婦倆到處張貼“尋狗啟示”,忙了一個月也沒有找回愛犬,兩人傷心萬分。周太太更是以淚洗面,一個月消瘦了好幾公斤……
一家早教服務中心的負責人丁老師向記者透露,有個來上課的孩子特別喜歡家里的小狗,常常學狗的動作,甚至還咬傷了其他孩子。丁老師介紹,有些家長工作太忙,孩子只能跟家里的老人和寵物做伴,以致個別孩子只喜歡動物,而不愿和同齡人交流。
市心理咨詢行業協會理事嚴正偉分析,寵物主人過多地將情感轉移到寵物身上,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被稱作“代償行為”。這種行為看似是在憐愛寵物,實則反映了寵物主人被關注、被寵愛的需要。人如果沒有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關注,就可能會將情感投射、寄托在寵物身上。
嚴正偉指出,“寵物依賴癥”的產生應引起人們的反思,為人子女、為人父母者應該更多關注親人的心理需求,多進行溝通,多付出關心;而對于因為過度依賴寵物而產生心理和行為偏差的寵物主人,家屬應盡早帶他們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
-
小心寵物帶來的危害!家里養狗的都來看看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每個家庭里面都特別喜歡養一些小寵物的,而且對于小貓小狗之類的也是非常常見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小寵
-
小心寵物帶來的危害!生活當中由于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領養寵物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
養寵物對孩子健康有影響嗎?做好這幾點就無需擔心現在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是非常喜歡小動物的,甚至還會有很多人會在家里養寵物,這樣可以逐漸跟小動物建立感情,但是在小動物身上是
-
養狗必知有哪些注意事項現在動物已經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特別是一些狗狗,有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狗狗而采取養狗狗的方法,但是養狗狗一定要注意一些注意
-
與寵物接觸最易得哪些病現在時代的不同,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有一個小寵物,因為很多人都喜歡小狗,小貓,因為它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并且可以培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