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護理
按內科及本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
【病情觀察】
1.需在固定條件下測量血壓,測量前患者需靜坐或靜臥30min。
2.當收縮壓高于26kPa,應及時與醫師聯系并給予必要的處理。
3.如發現患者血壓急劇升高,同時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時,應考慮發生高血壓危象的可能,立即通知醫師并讓患者臥床、吸氧,同時準備快速降壓藥物、脫水劑等,如患者抽搐、躁動,則應注意安全。
【對癥護理】
1.當患者出現明顯頭痛,頸部僵直感、惡心、顏面潮紅或脈搏改變等癥狀體征時,應讓患者保持安靜,并設法去除各種誘發因素。
2.對有失眠或精神緊張者,在進行心理護理的同時配以藥物治療或針刺療法。
3.對有心、腦、腎并發癥患者應嚴密觀察血壓波動情況,詳細記錄出入液量,對高血壓危象患者監測其心率、呼吸、血壓、神志等。
4.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保持一定的室溫,洗澡時避免受涼。
【一般護理】
1.休息 早期患者宜適當休息,尤其是工作過度緊張者。對血壓較高,癥狀明顯或伴有臟器損害表現者應充分休息。通過治療血壓穩定在一般水平、無明顯臟器功能損害者,除保證足夠的睡眠外可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并提倡適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不宜長期靜坐或臥床。
2.飲食 應適當控制鈉鹽及動物脂肪的攝入,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多食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以清淡、無刺激的食物為宜。忌煙酒。
3.心理護理 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和有無引起精神緊張的心理社會因素,根據患者不同的性格特征給予指導,訓練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時指導親屬要盡量避免各種可能導致患者精神緊張的因素,盡可能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矛盾沖突。
【健康指導】
1.要廣泛宣教有關高血壓病的知識,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定期測量血壓。
2.向患者或家屬說明高血壓病需堅持長期規則治療和保健護理的重要性,保持血壓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對臟器的進一步損害。
3.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維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種不良刺激的影響。
4.注意飲食控制與調節,減少鈉鹽、動物脂肪的攝入,忌煙、酒。
5.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服用緩瀉劑。
6.適當參與運動。
7.定期隨訪,高血壓持續升高或出現頭暈、頭痛、惡心等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
女性心血管疾病為何頻頻增多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心血管疾病也是非常嚴重的病,不知道我們有時候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女性心
-
低血壓不可忽視!這4個因素,是低血壓的“罪魁禍首”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就是高血壓,其實與高血壓相對的還有一個就是低血壓,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低血壓的,而低血壓的情況
-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要做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平時
-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中老年人容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壓引起的,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長期大量飲酒
-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沒有適當運動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身體過度肥胖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