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理論指導血管病防治獲進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天津閉幕的第六屆國際絡病學大會披露的信息:脈絡理論指導血管病防治獲進展。
由中國多家科研院所聯合開展5年的國家973項目“脈絡學說指導血管病變防治的基礎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闡明了“脈絡血管系統病”的發病機制及防治規律,并證實了中藥對以微血管損傷引起的心梗、腦梗以及糖尿病并發癥等三大難治性疾病的核心機理與確切療效。
作為項目首席科學家在大會所做專題報告稱,2005年河北以嶺醫藥研究院聯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中山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共同進行這項基礎研究,堅持以中醫為主體多學科交叉融合原則,系統整理歷代醫家關于血脈及脈絡理論的相關論述,結合臨床實踐及現代多學科知識對其科學內涵加以詮釋。
研究發現,“脈絡-血管系統病”具有多個病變環節,絡氣郁滯等始動病機貫穿病變全過程,血瘀、痰濁、熱毒為病理產物和繼發病機,損傷脈絡形成血管痙攣、瘀阻與硬化等“微血管損傷”,是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等難治性疾病的共性發病機制。研究提出的“脈絡血管系統病”概念,與近年西醫學提出的“泛動脈”和“大循環病”概念相吻合。
研究通過現代方法開展了3469例血管病變患者臨床調查,并采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了“脈絡血管系統病”辨證診斷標準,目前已經被定為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專家指出,目前現代醫學對于心梗、腦梗的介入治療見效快,但時間要求高,對后遺癥需要多種藥物協同才能取得較好療效,且長期服用西藥存在毒副作用,而中藥使用一種藥物即可以從多途徑、多靶點干預病變的全過程。因此脈絡學說對指導血管病變防治具深遠意義。
專家透露,目前美國德州大學、哈佛醫學院等已開展了通絡方藥的實驗研究;新加坡和美國的醫學院校開設了《絡病學》課程;韓國成立了“中韓國際絡病學研究會”。專家認為,絡病學研究已成為西方醫探尋東方醫學之秘的重點,推進了中醫藥化國際化進程。
在此,由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國際絡病學大會今天閉幕,中國工程院專家以及來自美國、韓國、日本以及香港、澳門等地的專家學者800余人出席。
-
女性心血管疾病為何頻頻增多其實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心血管疾病也是非常嚴重的病,不知道我們有時候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困擾的,那么女性心
-
低血壓不可忽視!這4個因素,是低血壓的“罪魁禍首”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聽到的就是高血壓,其實與高血壓相對的還有一個就是低血壓,其實在生活中也有一些人是低血壓的,而低血壓的情況
-
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要做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平時
-
心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中老年人容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壓引起的,高血壓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發病的主要原因,長期大量飲酒
-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飲食不當造成的,沒有適當運動也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病,身體過度肥胖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