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的中醫中藥療法
月經不調是指經期不準。祖國醫學認為導致月經不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正氣不足、氣血失調所致。在治療上以重在調經以治本,如先因患某些疾病所致的月經不調,應當先治療導致月經不調的疾病,病去則經自調。如果因為月經不調而導致疾病的,則應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
月經不調的臨床表現大體分為三種,既月經周期提前,有的提前8~9天甚至一個月中行經2次,稱為經行先期。有的是經期周期延后8~9天,或40~50天行經一次,稱為經行后期。對于行經不按周期或先或后者,稱為亂經。用藥治療時,可根據病因進行辨證施治。
對于月經提前、量多、色淡質清稀者,多為氣虛,治療這種月經失調,應選用具有益氣養血固攝作用的中成藥如"八珍益母丸[非]",每次1~2丸,日服2次;"烏雞白鳳丸[非]",每次一丸,日服2次;"益仙救苦金丹[處]",每次一丸,日服2次,"八寶坤順丹[處]",每次一丸,日服2次;"調經丸",每次1~2丸,日服2次;"女金丹",每次一丸,日服2次。
對于經期延后,經色暗紅量少、小腹絞痛、畏寒肢冷者為寒,對此可用"艾附暖宮丸[非]",每次一丸,日服2次;如果月經錯后伴有色淡、小腹空痛者為虛,可選用具有補血益氣作用的中成藥如"八珍益母丸[非]",每次1~2丸,日服2次,或"救苦金丹[處]",每次一丸,日服2次;對于月經錯后,伴有小腹脹痛為氣郁,可選用"加味消遙丸[非]",每次6克,日服2次,或"七制香附丸[非]",每次6克,日服2次,也可用"婦科得生丸[非]",每次1~2丸,日服2次。
對于不按周期行經,伴有行經不暢,乳房脹痛、兩脅脹滿、小腹痛硬者,可用"大黃庶蟲丸[處]",每次一丸,日服2次;也可用"通經甘露丸[處]",每次6克,日服2次;對于月經或前或后,量少色淡質稀,伴有頭暈耳鳴、腰痛者,多為腎虛。對此可用"金匱腎氣丸[非]",每次一丸,日服2次,或用"鹿角膠丸[處]",每次9克,日服2次。
-
女性亞健康有什么表現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都會出現一些亞健康的這樣的狀態,那么女性朋友們亞健康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的,我
-
身體處于亞健康的12種表現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的身體,幫助我們的生活,更加的長久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生活當中,身體處于亞健
-
身體亞健康的原因有哪些身體亞健康的原因比較復雜,身體亞健康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也可能是沒有規律的作息習慣引起的,缺乏有氧鍛煉,容易導致
-
三分鐘測試你的亞健康有多嚴重由于現在人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等都導致現在的很多人處于亞健康的狀態,其實對于這一點,我們一定要引起注意,防止長期處于亞健
-
中醫如何調理身體亞健康身體亞健康的人群容易出現記憶力減退的情況,最好選擇中藥進行調理,身體亞健康的人群很容易患有疾病,身體亞健康的人群,通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