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導致跟痛癥的七大罪魁禍首
跟痛癥又稱“足跟痛”,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腳跟痛。那么導致跟痛癥的原因有哪些呢?專家指出,韌帶發炎、跟骨骨刺、足底跖腱膜炎等都是導致足跟痛的原因。下面就讓小編詳細介紹導致跟痛癥的七大原因吧。
1)韌帶發炎:
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2)跟骨骨刺:
多見于老年患者,當有足跟痛時,經過拍攝X光片,可以發現跟骨結節處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臨床上發現骨刺不是導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產生無菌性炎癥,其足跟疼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癥反應的輕重有關,而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系。
3)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維持正常足弓、緩沖震蕩、加強彈跳力作用的腱性組織。長時間的行走、過度的負重,都會引起跖腱膜的勞損,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癥,而出現疼痛癥狀。
4)足底脂肪墊萎縮:
老年人的足跟痛較為復雜,除了以上兩種可能的原因外,還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墊萎縮,其緩沖震蕩、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損傷而出現疼痛。
5)跟腱周圍炎:
跟腱附著部位周圍組織因外傷或勞損發生炎癥引起跟腱部腫脹、疼痛。患者跟腱變粗大,局部有壓痛,有摩擦感,炎癥波及腱鞘時可出現車軸絞軋音。踝關節背伸、跖曲均可加重疼痛。跟腱周圍炎常由于穿硬跟、硬幫鞋,長期壓迫摩擦形成。
6)跟骨骨突炎:
常發生于8~12歲的男孩。病變與小腿脛骨結節骨突炎相似,是在發育過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牽拉引起的癥狀,疼痛在跟腱附著點下方,可雙側同時發病。跑步與足尖站立可使癥狀加重炎: 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并有壓痛。
7)跟骨下脂肪墊炎:
足跟底部有厚厚的脂肪墊,對足跟底部有緩沖震蕩等保護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期的力學負荷也會逐漸導致脂肪墊的退變,無菌性炎癥的產生而誘發跟痛,這種情況下跟部壓痛點主要在跟骨跖側,但并不局限。
專家指出,發現疑似跟痛癥癥狀,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治療,切不可盲目就醫,以免病情加重導致嚴重后果。
好文推薦:
-
導致亞健康的原因 幾招幫你預防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都會有一些亞健康這種現象的,那么對于我們的工作白領的人們來說,亞健康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危
-
男人腎虛的原因其實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心理更加健康的,可是有些疾病在發生以后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這個時候應該要多注意自己的身
-
高血壓是怎么回事?高血壓這種疾病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嚴重大的,那么你知道我們的身體當中為什么會出現高血壓這樣的癥狀,會不會給我們的身
-
日常造成亞健康的幾種原因在現在社會中,處于亞健康的人可謂是很多,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有很多人的身體狀態其實是處于亞健康的狀態的。那么為什么現
-
男性前列腺炎的原因有哪些前列腺炎的原因比較復雜,前列腺炎主要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不注意性生活的衛生,或者多次進行不潔的性行為,容易導致前列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