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藥量不應按成人標準
人到老年,由于機體的許多生理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改變,較其他人群更容易發生藥物蓄積和引起較為嚴重的藥物毒性反應。專家指出———
近段時間,出現“刺五加”、“痔血膠囊”等“用藥”安全事件,嚴重危害人們健康,同時也引起了人們對藥品不良反應的重視。
據國家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近幾年來,每年約有19.2萬人死于藥品不良反應。藥源性死亡人數竟是主要傳染病死亡人數的10倍以上。由于老人的肝腎功能已經衰退,年齡越大,使用藥物的副反應越大。使用同樣的藥物,如果與20歲的年輕人相比,50多歲的人藥物副反應發生率是2.7倍,60年齡段的人為3.56倍,70年齡段達7.1倍。
老人用藥常過量
11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急診科收治一名近60歲的患者。這名患者患擴張型心肌病兩年多,在吃速尿片的同時還吃其他改善心功能的藥。按照規定,一天只能吃1粒速尿片,但這名患者為了盡快減輕下肢浮腫的癥狀,一天吃下3粒。后來,他感到心慌、四肢無力,被送到醫院。心電圖顯示為“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是危急病癥,極易導致死亡。
“藥源性疾病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藥理研究所副主任、博士生導師郭瑞臣教授說,調查表明,老齡與體重輕是患者發生藥物中毒的兩個主要原因。現在有很多“兒科專用藥”,劑量按年齡、體重計算,卻沒有“老人專用藥”。大部分老年人的用藥劑量與青壯年幾乎沒有區別,這對高齡老人尤其是體重較輕的老人來說,顯然有用藥過量問題。老年人用藥過量的情況,在國內普遍存在,原因是醫生和患者都習慣于按常規劑量開處方和服藥。以治感冒的解熱鎮痛片為例,一個70公斤的壯漢和一個體重不到50公斤的老太太,服藥劑量沒有差別,這顯然是極不科學的用法。不少老人常常集數病于一身,是疾病發生的高發年齡和用藥治療的主要群體。許多老年人用藥種類多,品種繁雜,用藥量過大,藥物不良反應疊加或藥物間相互作用也使得藥源性疾病增多。
老人要把握用藥量
“是藥三分毒”,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李峰教授說,事實上,任何藥物過量使用都會產生副作用和發生與藥物蓄積有關的毒性反應或其他不良反應。僅以維生素A為例,過多服用可使人出現眩暈、嗜睡或過度興奮、頭痛、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癥狀以及皮疹、瘙癢等急性中毒癥狀。即使是慢性中毒,患者也會出現食欲不振、腹瀉、皮膚干燥和脫發、四肢骨痛等癥狀。人到老年,由于機體的許多生理機能都發生了退行性改變,由此會從多個方面影響到體內藥物代謝過程,因此老年較其他人群更容易發生藥物蓄積和引起較為嚴重的藥物毒性反應。藥物代謝主要是由肝臟通過結合、水解、酶誘導和氧化還原等方式進行轉化,減低血藥濃度和促進藥物排泄。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肝功能有所減退,使得藥物在肝臟代謝延緩,血藥濃度易升高而發生蓄積現象,由此增加藥物毒副作用。另外,由于老年人的腎小球數量減少,即使是健康者其腎小球濾過率也有所減低,因此,凡是需要由腎臟排泄的藥物其排泄速度必然延緩。如果按照常規劑量用藥,在多次用藥后就會因藥物排泄不足而發生蓄積現象,升高血藥濃度而增加藥物毒副作用。
如何規范老年人用藥劑量?郭瑞臣教授說,《中國藥典》規定60歲以上老人用藥劑量為成年人的3/4。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應以成年人劑量的1/2 或1/3作為起始劑量,劑量宜偏小。對抗生素用量也宜小,一般用正常治療量的2/3~1/2為宜。除此以外,最重要的是用藥必須有執業藥師、醫生的指導。
-
腎炎是怎么引起的 7個原因容易引起腎炎腎臟方面的癥狀也是會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男女雙方的這種疾病呢,那么你知道嗎?腎炎這種疾病是最危害我們的腎臟的這種癥狀,而且有
-
促進女性健康的六大食物!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言,身體健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女性朋友們出現了危害的話,也是會給我們的女性朋友們帶來非
-
枸杞滋陰明目,但泡水不注意這些事,也是浪費了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一種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也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吃的一種食物,當然枸杞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了,但是對于枸杞都
-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脫發脫發患者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并且應該要多吃養發護發的食物,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頭發也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
-
健康的飲食原則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堅持健康的飲食原則,這樣才可以遠離疾病的困擾,飲食盡量清淡,盡量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