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不可濫用
中成藥的使用,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由于其療效確切,使用方便,深得廣大病人歡迎。但是,現在有不少人受“中成藥無副作用,比西藥安全,有病治病,無病健身”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不適當地應用和濫用中成藥,以致達不到應有的療效,不僅造成中成藥大量浪費,而且嚴重影響了中成藥的聲譽。因此有必要強調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1、必須對癥用藥
中成藥是根據各種病證研制的,各有其適應證,必須根據病人的癥狀適當選用,才能有的放矢。例如用于治療感冒的中成藥種類很多,但有的用于風熱感冒,有的則用于風寒感冒。若相反使用,不僅不能治病,而且會加重病情。還有些人往往只看藥名,不了解藥的功效就盲目用藥。如有些年輕的媽媽見藥房有“肥兒丸”出售,就到醫院要求開方購買,以為這是兒童的滋補強壯劑。殊不知“肥兒丸”只是治療腸道寄生蟲的成藥。也有人將治療關節酸痛及腰酸膝軟的“人參再造丸”、“補腎強身片”等作為滋補強身藥服用,就是因為只看到藥名上有“人參”、“補腎”的字樣。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2、掌握正確的服藥時間
正確的服藥時間是藥效正常發揮的重要保證。中成藥用于治療不同的疾病,有著不同的服藥時間,只有適時服藥才能發揮最大療效。反之,則會削弱甚至消除其應有的效果。如胃痛寧、胃樂是專治胃酸過多性胃痛的中成藥,該藥只有在每次飯前服用,才能中和胃酸起到緩解止痛的效果。若是飯后服藥,就會起不到應有的治療作用。一般來說,多數中成藥宜在飯前一小時服用,對腸胃有刺激的藥物宜在飯后服,可借助食物減少它對腸胃的刺激。滋補藥,尤其是膏滋類,空腹時服用有利于消化吸收。殺寄生蟲藥,亦宜空腹服,有利于殺滅寄生蟲。抗瘧藥,則應在發作前2小時服。安神藥宜在睡前服。用于治療慢性病的丸、酒劑等,則應每日定時服用。
3、當心中成藥的副反應
一般人以為中成藥無副作用,其實中成藥服用劑量過大,服用時間過長,也會出現嚴重的毒副反應。據報道,有一男孩因患感冒,發熱咽痛。其父治病心切,將“喉癥丸”1瓶(30粒)令孩子口中含化(正常劑量成人為5—10粒),次日孩子就出現全身發癢、口唇腫脹麻木、口腔糜爛等中毒癥狀。其他,如治療哮喘的“黑錫丹”,含有青鉛,服用劑量過大,就會引起鉛中毒。云南白藥的每次用量為0.2—0.3克,若一次量超過0.5克,往往會出現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等不良反應,嚴重者還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常用的“杏仁止咳糖漿”,杏仁中所含的微量氫氰酸是化痰止咳的有效成分之一,過多服用也會發生氫氰酸中毒 事故。 近幾年,服用中成藥引起的毒副反應有大量報道,證明“中成藥無副作用”的說法是不 正確的,因此在治病服藥時須謹慎,不可濫用。
4、注意服藥禁忌
所謂服藥禁忌,即服用中成藥的特別注意事項,是人們在長期臨床應用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它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有些藥并非人人可用,二是忌口。中成藥有不同的劑型,應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用。如不善飲酒和陰虛火旺之人就不可服用酒劑;胃功能差的人,膏滋類成藥油膩礙胃,非其所宜。對于妊娠婦女,禁用的藥物則更多,一般來說,凡是滑利、瀉下、通經去瘀、行氣破滯、活血療傷,以及毒性較大的有礙胎氣的中成藥均屬禁用或慎用范圍,如常見的治療跌打損傷的跌打丸、七厘散、麝香虎骨膏,解暑辟穢的行軍散、痧氣蟾酥九等,因其芳香走竄力強,孕婦服后易引起流產。有些毒性大的藥物,會造成畸胎和死胎。忌口是服用中成藥一個特點。服藥期間一般忌生冷、油膩、腥臭及難消化的食物。
-
腎炎是怎么引起的 7個原因容易引起腎炎腎臟方面的癥狀也是會嚴重影響著我們的男女雙方的這種疾病呢,那么你知道嗎?腎炎這種疾病是最危害我們的腎臟的這種癥狀,而且有
-
促進女性健康的六大食物!對于我們的女性朋友們來言,身體健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的女性朋友們出現了危害的話,也是會給我們的女性朋友們帶來非
-
枸杞滋陰明目,但泡水不注意這些事,也是浪費了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一種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物,也是現在很多人都在吃的一種食物,當然枸杞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泡水喝了,但是對于枸杞都
-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脫發脫發患者需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并且應該要多吃養發護發的食物,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頭發也有可能是精神壓力過大造成的,
-
健康的飲食原則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要堅持健康的飲食原則,這樣才可以遠離疾病的困擾,飲食盡量清淡,盡量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