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十二時辰養生法保護你的健康
古代人們根據晝夜劃分十二時辰,這十二個時辰也有不同的養生方法,注重不同時間的養生,就會擁有健康人生。在不同的時間,運用不同的方法。不光是在飲食上注意,在平時的生活活動中也要注意。即使是晚上我們睡覺的時候也有養生的方法。下面就給大家說說不同時間不同的養生方法。
1、 卯時(5:00-7:00)見晨光即起床,叩齒300次,轉動兩肩,活動筋骨,先將兩手搓熱,摩鼻兩旁、熨摩兩目六七遍;再將兩耳揉卷五六遍;然后用兩手抱后腦,手心掩耳,用食指彈中指,擊腦后各24次。最后去室外晨練。
2、辰時(7:00-900)起床健身后,飲一杯白開水,用木梳梳頭百余次,有醒腦明目之作用;漱口時間延長好。早餐宜食粥。飯后,徐徐行走百步,邊走邊手摩小腹,老年人脾胃虛弱,輕微活動和按摩腹部可刺激腸胃蠕動,促其消化。
3、巳時(9:00-11:00)此時或讀書或做家務,或種菜養花。疲倦時即閉目養神,或叩齒咽津數十口。不宜高聲與人長談闊論。因為說話多易耗氣,老年人本來氣弱,最好“寡言語以養氣”。
4、午時(11:00-13:00)午餐應美食,要求食物暖軟,不吃生冷堅硬之食物。只吃八分飽,食后用茶漱口。
5、未時(13:00-15:00)此時最好午休,以養精氣神。
6、申時(15:00-17:00)此時讀名人詩文,或練習書法,或去田園綠地,或觀落霞。
7、酉時(17:00-19:00)晚餐宜早,宜少,可飲酒一小杯,不可貪多。用熱水洗腳,有降火、活血、除濕之功效。晚漱口以固牙齒。
8、戍時(19:00-21:00)輕微活動后安眠。睡時宜右側,“睡如弓”。先收心,后睡眠,睡前什么都不想,自然安睡。
9、亥、子時(21:00-1:00)安眠養正氣,環境宜靜,排除干擾。睡時可屈膝而臥,醒時宜伸腳舒體,使氣血流暢,忌睡姿只固定一種姿勢。
10、丑、寅時(1:00-5:00)此時為精氣發生之時,人以精為寶,宜節制房事,但也不宜強制,60歲以后要量力而行。
注意在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養生方法,保持身心健康。在不同的時辰,要吃不同的食物,做不同的事情,晚上睡覺的時候也要有正確的睡眠姿勢,那樣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鞏固身體健康,切忌危害健康,還原一個健康快樂的自己。
-
男性春季該如何養生,該吃些什么?其實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到了春節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
-
春捂遵守四個要點春天已經悄悄的來臨,那么你知道嗎?有很多老話說的好,春我遵循的4個要點到底是什么呢?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春捂到底是什么樣
-
清明踏青 警惕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經歷過寒冷的冬季之后,隨著天氣的回暖,春季的踏青格外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大家在踏青的時候一定也要注意一些疾病的發生,比如
-
春季如何改善身體亞健康春季應該要做好身體全面的調養工作,需要調整好飲食結構,需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并且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尤其是身體
-
春季濕熱體質吃什么好春季天氣干燥,但是對于濕熱體質的人群,需要及時采取合適的調養方法,春季可以吃些海帶,冬瓜具有消腫的作用,并且能促進人體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