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吃魚很不錯 養生防病都達到
魚類是很好的保健養生的食材,這幾年隨著我們的保健養生意識的增強,更多的朋友會讓魚類出現在自己的餐桌上代替其他的肉類食品,那么大家知道在春季,我們吃哪類魚的養生保健效果最好呢?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朝詩人張志和的一首《漁歌子》,使鱖魚數百年來一直高居“春令時鮮”的榜首,受到老饕的追崇和青睞。由于鱖魚肉質豐滿、肥厚、細嫩,味道鮮美,骨刺很少,所以被譽為“魚中上品”;由于鱖魚春季最為肥美,所以又博得了“春令時鮮”的美譽。
鱖魚又叫桂魚、鱉花魚、季花魚,與黃河鯉魚、松江四鰓鱸魚、興凱湖大白魚,并稱中國“四大淡水名魚”。鱖魚由于肉質細嫩,刺少肉多,味道鮮美,所以歷來被作為宴席之上的“貴客”,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將鱖魚譽為“水豚”,意指其味鮮美如河豚;也有人把鱖魚稱作“龍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鱖魚的味道確實非同一般。
鱖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鱖魚肉中就含蛋白質18.5克,脂肪3.5克,鈣79毫克,磷143毫克,比鰱魚、鳙魚、鯉魚的營養價值都高。而且它肉多刺少,少了魚刺卡喉的擔憂。鱖魚肉熱量不高,富含抗氧化成分,因此,極適合那些想解饞又怕胖的女士享用。
僅僅是味道鮮美倒還罷了,鱖魚還有較好的醫療保健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鱖魚肉、味甘平、無毒,可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隨息居飲食譜》中也說鱖魚“益脾胃,養血、補虛勞,殺勞蟲,消惡水,運飲食、肥健人。”《醫說》中還記載了一則鱖魚治病的故事:越州有位姓邵的女子,患癆病多年而未愈,后來喝了幾次鱖魚湯,多年的頑癥就治好了。
鑒于鱖魚的種種優勢,千百年來,人們發明了各種烹飪方法:蒸、煮、燴、燒,烤、炸。于是,“清蒸桂魚”、“松鼠桂魚”、“烏龍桂魚”、“菊花桂魚”、“叉燒桂魚”、“醋溜桂魚”……便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
將雞脯肉、干貝、火腿、雞肫、瘦肉、肥膘肉、冬菇、筍肉等“八寶”料均切成丁,腌漬入味后放入魚肚內,蒸熟澆汁,便是有名的“八寶桂魚”。這道菜菜形完整,肉質豐滿,軟爛鮮嫩,濃厚鮮美。清蒸對一條魚來說無疑是最高的“禮遇”,因為這種做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其美味。把鱖魚用姜蔥稍加腌制,飾以蔥絲和紅椒絲,然后清蒸淋油,這便是國內赫赫有名的美味“清蒸桂魚”。這道菜色澤淡雅悅目,味如蟹肉而鮮香馥郁。
因為鱖魚有“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的食療作用,所以,人們還喜歡用鱖魚來煲湯。比如“葫蘆瓜鱖魚粉絲湯”,瓜嫩而湯鮮;“桂魚湯”,白綠相間,口味香辣,肉滑爽口,口感極佳;“桂魚滑湯”,千滾豆腐萬滾魚,湯味鮮美,豆香怡人;“鱖魚胡蘿卜山藥湯”,魚翔湯中,似若飛龍,紅白相間,湯美魚肥;“鱖魚番茄湯”,酸甜開胃,溫暖身心。
-
男性春季該如何養生,該吃些什么?其實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男性朋友們來到了春節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的,那么
-
春捂遵守四個要點春天已經悄悄的來臨,那么你知道嗎?有很多老話說的好,春我遵循的4個要點到底是什么呢?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春捂到底是什么樣
-
清明踏青 警惕季節性過敏性鼻炎經歷過寒冷的冬季之后,隨著天氣的回暖,春季的踏青格外受到人們的歡迎,但是大家在踏青的時候一定也要注意一些疾病的發生,比如
-
春季如何改善身體亞健康春季應該要做好身體全面的調養工作,需要調整好飲食結構,需要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并且要適當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量,尤其是身體
-
春季濕熱體質吃什么好春季天氣干燥,但是對于濕熱體質的人群,需要及時采取合適的調養方法,春季可以吃些海帶,冬瓜具有消腫的作用,并且能促進人體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