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情境下的避震要訣
情境1:在樓房內
躲進“安全島”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的避震空間(即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比如墻角處,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房間、衛生間,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等。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同時抓住桌腿等身邊牢固的物體,以免震時摔倒或因身體失控移位而受傷。注意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特別提醒:
衛生間優于廚房
同樣屬于小開間,廚房因有燃氣管道、燃氣灶和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其安全性不如衛生間。提醒一句:地震發生時,一定要立即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燃氣灶等,萬一失火,應立即滅火。
如果是在北方,可以教孩子避震時蹲在暖氣旁。暖氣的承載力較大,金屬管道的網絡性結構和彈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大幅度晃動時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氣管道通氣性好,不容易造成窒息;管道內的存水還可延長存活期。更重要的一點是,被困時可采用擊打暖氣管道的方式向外界傳遞信息。
不要鉆進柜子或箱子里
因為人一旦鉆進去后便立刻喪失機動性,視野受阻,四肢被縛,不僅會錯過逃生機會還不利于被救。這一點要特別提醒家里的小朋友哦。
靠外不靠內
不要選擇建筑物的內側位置,盡量靠近外墻,但不要躲在窗戶下面。
情境2:走在街道上
當心高空墜物
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士碎塊、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等,可能掉下傷人,應立即將身邊的包或柔軟物品頂在頭上,或用手護頭,迅速跑開。
跑向開闊地
要鎮靜,不要亂跑亂擠,避開人流,迅速離開高層建筑物、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蹲下或趴下。
情境3:在行駛的車輛中
團身抱頭,抓牢扶手
如果地震發生時爸爸(或媽媽)正駕駛著汽車,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注意!不可急剎車,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而孩子應立即團身抱頭,并用一只手牢牢抓住扶手。
盡快離車躲避
停車后應盡快離開汽車,跑向開闊地。
在公共汽車、火車和地鐵等交通工具上,避震方法大致相同。
其他情境中的避震要訣
在商場或超市內:盡可能避開貨架,在沒有障礙的通道上抱頭蹲下。
在電梯內:將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
在室內停車場:留在車內十分危險,應該在兩車之間或車旁蹲下或趴下。
在郊外: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
TIPS
爸媽還要告訴孩子,如果地震發生時他在幼兒園,一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哦。
準備一下“家庭防震包”
未雨綢繆,平時家里就備好“防震包”,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萬一發生地震,它就派上大用場啦。
防震包里應該裝入:
(1)飲用水(2)食品(3)急救醫藥品(4)便攜式收音機、手電筒、應急燈、哨子、繩索、干電池(5)現金、貴重品(6)內衣褲、毛巾、手紙等。
其中,水、食品和藥品要定期檢查、更換;電池也要定期檢查,更換。手電筒、應急燈和哨子等要教會孩子使用。
-
野外急救一些常識,備用!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小意外的,尤其是一些戶外運動的一些小意外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
-
煤氣中毒的癥狀-煤氣中毒的急救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是會出現一些煤氣中毒的,而且出現煤氣中毒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在睡覺的時候,不知不
-
當火災發生時如何救護中毒者天災人禍,這都是人們在生命進程中無法避免遇到的一些事情,其中尤其是火災,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火災的安全隱患也是比較大的。那
-
燙傷禁吃什么食品一些人在平時會出現一些燙傷的現象,那么為了能夠讓燙傷更好的康復,平時應該進食一些食品,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燙傷恢復的更快,
-
溺水的自救方法都有哪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泥水的自救方法,有很多人平時喜歡洗澡,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喜歡洗澡,但是這樣容易造成一些意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