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災難來臨 如何進行自救
前段時間過元旦的時候,想必大家都還記得上海踩踏事件,這件事情的發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自己,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如何自救呢?正因為我們不會及時的應對突發事件,才導致很多人在突發事件中受到傷害,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驚慌、盲從心理最不可取
“這是典型的由于驚慌導致的非理性行為。”何鳴博士分析,“驚慌就是恐懼心理延續后產生的在思維上混亂、情緒上極度波動的心理狀態,從而在逃生時,導致一些不合理的非理性行為。結果經常是不幸的。例如有的人面對濃煙不知所措,從高樓跳下而喪生;見了大火,只顧向相反方向奔逃,而不管對面是否是死路;明明走樓梯安全,卻覺得電梯逃生速度快,逃進電梯等。”
何鳴博士表示,驚慌開始時一般只是個人非理性行為,但由于驚慌恐懼心理帶有傳染性,很快會波及眾人,非常迅速,常常會導致不可抑制的恐懼心理,進而誘發其他人的盲從心理,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和更大的傷亡。盲從心理是指在驚慌恐懼中,不知所措,失去正常判斷能力,沒有主見,隨大流。人在心理上總是這樣的:當自己能力無法“生存”時,他就一定要依靠集體力量,這時容易盲從。“比如一窩蜂地跟著人群盲目地跑,見人從樓上往下跳,便跟著一起往下跳,至于跳下去是什么后果則不管。許許多多群死群傷火災的發生,其實都與這種盲從心理帶來的消極后果密切相關。”
遇到突發災難需自我暗示
遇到突發災難,該如何調整心理,避免驚慌和盲從呢?
何鳴博士表示,突發災難時必須學會“心理急救”,“心理急救是由經驗引導地幫助小孩、青年、成人和家庭克服災難和恐怖主義的標準手段,它是用來減輕災難事件所帶來的痛苦而增強短期和長期功能性適應能力的方法。”
而“心理急救”主要基于兩個方面:
首先,平時做好心理預防。“遇到突發災難例如火災時,人因為自我生命財產受到威脅,都會在內心產生一種恐懼,恐懼是我們自我保命的一種重要心理反應,對于人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往往過度恐懼,造成不知所措,采取不正確的做法,而喪失了很多減少損失和傷害的機會。”何鳴博士說,如果我們能在平時就常練習火災逃生方法,了解到最佳疏散樓道位置,把突發火災的逃生技巧當做身體本能,一旦發生火災,就能在恐懼之余,條件反射般地做好逃離疏散的身體保護措施,快速地逃生,“養成這種條件反射習慣心理,是最好的心理預防。”
其次,事發時自我心理暗示。當發生自己有驚慌心理時,如果有很多人,最好有冷靜的人組織大家行動,相對會降低驚慌的程度和相互傳染。就個人而言,要不斷地給自己暗示:“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我一定可以!!”在做好和增強心理暗示的基礎上,多做一些深呼吸,不去想最壞的結果,很理智地思考如何處理危險。
災后“心理急救”也十分重要
除了遇到災難時的“心理急救”,災后“心理急救”也十分重要。
何鳴博士說,人在親身經歷災難后容易產生“創傷后應激障礙”。這種患者癥狀通常要出現在事發后3~6個月。患者表現為情緒極度激動、緊張和恐懼,常整夜不能入睡,處于恍恍惚惚的狀態,有時還會在睡眠中反復出現令自己受到精神創傷時的景象;同時還出現煩躁不安、壓抑、悲傷,不能集中注意力,完全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等狀況。
“假若災難發生,他們所遭遇的不僅是肉體上的痛苦,更讓他們難以承受的是精神和心理上的折磨。而物質上慰問并不能徹底消除一些受害者心靈中的陰影。這時災后‘心理急救’,也就是心理干預,顯得特別重要。”何鳴博士提醒。
“我教大家一種災民‘心理急救’的方法:一是脫離現場,因為經常經過事發現場,受害者會情不自禁地在腦中重演悲慘的一幕,刺激病情加重。最好方法是遠離現場,眼不見心不煩;二是家人給以理解。很多受害者不良情緒表現其實是一種病態,即大腦功能受創,發生了病理變化。家人和朋友如果看到對患者多次勸說均不生效,千萬不要埋怨受害人不開竅,還是要繼續耐心勸導。”何鳴博士建議。
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如何自救呢?看了上面建議,朋友們是否學會了呢?災難來臨,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跑,大家都跑以至于亂成一團糟,不僅都跑不出去,反而讓很多人被踩在腳底下。其實,突發事件發生,我們應該首先學會冷靜,心不要亂,降低對事件的恐懼,這樣才能沖出突發事件。
-
野外急救一些常識,備用!其實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各種各樣的一些小意外的,尤其是一些戶外運動的一些小意外在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
-
煤氣中毒的癥狀-煤氣中毒的急救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是會出現一些煤氣中毒的,而且出現煤氣中毒的時候真的是非常危險的,特別是在睡覺的時候,不知不
-
當火災發生時如何救護中毒者天災人禍,這都是人們在生命進程中無法避免遇到的一些事情,其中尤其是火災,在寒冷干燥的冬季,火災的安全隱患也是比較大的。那
-
燙傷禁吃什么食品一些人在平時會出現一些燙傷的現象,那么為了能夠讓燙傷更好的康復,平時應該進食一些食品,這樣才可以讓自己的燙傷恢復的更快,
-
溺水的自救方法都有哪些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注意泥水的自救方法,有很多人平時喜歡洗澡,不管是冬季還是夏季都喜歡洗澡,但是這樣容易造成一些意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