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嬰兒的智力發展
優美的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么,音樂與嬰幼兒的智力發展有沒有關系呢?我們請著名的兒科專家鮑秀蘭教授為我們大家談談這個問題。請問鮑教授,孩子從什么時候開始有感知音樂的能力?
5-6個月時的胎兒已經有感受音樂的能力了。出生后,寶寶在哭鬧時聽到胎兒期播放的音樂就會安靜下來,說明他已有記憶能力。剛出生的新生兒愛聽優美的樂曲,比如平臥的新生兒將頭轉向音樂發出的方向。2個月大的嬰兒已能安靜地躺著欣賞音樂;2-3個月時能區分音高,3-4個月能區分音色,6-7個月能區分簡單的曲調。以上說明孩子從小接受音樂訓練是有生理基礎的。因此,從胎教時期就可以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愛好。有一位13歲的天才小提琴手,她已和許多著名的交響樂隊一起出場演奏。原來她的母親是一位職業音樂師,她在孕期還堅持在室內拉小提琴。據說許多偉大作曲家的父母是音樂師!
音樂對嬰幼兒智力發展有幫助嗎?
音樂不但能使嬰兒心情愉快,還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使他們變得更聰明。研究表明,若在嬰兒8-9個月時進行音樂訓練,孩子到3歲時能明顯提高時空推理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小孩認為模型、拼圖及迷津游戲。有34所幼兒園的兒童接受了8個月的課堂鋼琴訓練,結果比未接受課堂訓練的兒童時空推理測驗分提高46%。研究還發現,嬰兒對莫扎特音樂的節奏、旋律與和諧的特性有無意識的反應。這些特性使孩子以后更容易了解時間、空間和序列技能等關系,這些能力對精通科學、數學以及提高問題的解決能力是很重要的。研究也提示,對音高的良好區分,有利于區分音素,可能與朗讀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有關。
為什么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呢?
曾經的過這樣一個試驗,有26名大學生連續4天聽莫扎特的奏鳴曲,另外26名大學生聽Philip Glass音樂,結果前者的時空測驗分比后者增加62%。
上述結果也在動物實驗上得到進一步驗證。有人把110只老鼠分成四組,每組20或30只。一組從宮內到生后60天聽莫扎特奏鳴曲,一組聽Philip Glass音樂,一組聽白色噪音,另一組則養在安靜環境中。動物行為測定結果發現,第一組大鼠在完成空間迷津能力上明顯快于其他三組,錯誤也較少,有力證明了聽莫扎特奏鳴曲的功效!
音樂可以提高右腦創造能力和加強直覺思維,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有科學家認為,通過音樂鍛煉大腦提高認知能力,如像鍛煉身體跑步不僅可提高跑步能力,也和提高踢足球或找籃球的能力一樣。
因此,音樂是挖掘嬰幼兒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韻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活力。
那么,如何運用音樂來發展嬰兒的智力呢?
和小嬰兒說話用兒語,高聲調,有節奏,拉長音調,像唱歌一樣的語言對寶寶說話。給嬰兒經常唱歌,如唱些民歌、兒歌、或你喜歡唱的內容健康、有節奏感、優美、歡快的歌曲;晚上寶寶睡前則唱催眠曲。當唱歌時按節奏擺動寶寶的上下肢。到寶寶6、7個月后,你唱歌時他已會揮動自己的手臂了!
播放古典音樂,特別是含莫扎特創作的樂曲,在游戲或進餐時播放,并用音樂提示日常生活如午睡或晚上就寢時間。但播放時間的音量要適中,持續時間不要過長。父母可以細心留意嬰兒的反應,如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避免對嬰兒造成過分的刺激,過度刺激好比對花過度澆水!
嬰兒期(0-1歲)如何運用音樂來進行親子活動?
抱寶寶在懷中,隨音樂節奏翩翩起舞!
抱寶寶在鏡子前,隨著音樂節拍輕輕搖晃寶寶的身體,當音樂改變時,變動活動方式!
模仿并鼓勵孩子嘗試隨著音樂舞蹈或唱歌!
當孩子洗澡或更換衣服時,也可作為共享音樂的時光,隨著音樂的節拍按摩寶寶肌膚,活動一下寶寶的小腿和上肢。
低幼期(1-3歲)如何運用音樂和孩子同樂?
播放音樂時,可以扶著孩子的雙上臂假裝做指揮,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動,父母一邊欣賞,一邊贊美!
孩子在聽音樂時隨著旋律歌唱!
讓孩子玩一些安全的玩具樂器,加強他們動手撥動或敲打樂器的能力。你們想念父母會創造更多方式,用音樂打開嬰幼兒的智力
5-6個月時的胎兒已經有感受音樂的能力了。出生后,寶寶在哭鬧時聽到胎兒期播放的音樂就會安靜下來,說明他已有記憶能力。剛出生的新生兒愛聽優美的樂曲,比如平臥的新生兒將頭轉向音樂發出的方向。2個月大的嬰兒已能安靜地躺著欣賞音樂;2-3個月時能區分音高,3-4個月能區分音色,6-7個月能區分簡單的曲調。以上說明孩子從小接受音樂訓練是有生理基礎的。因此,從胎教時期就可以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愛好。有一位13歲的天才小提琴手,她已和許多著名的交響樂隊一起出場演奏。原來她的母親是一位職業音樂師,她在孕期還堅持在室內拉小提琴。據說許多偉大作曲家的父母是音樂師!
音樂對嬰幼兒智力發展有幫助嗎?
音樂不但能使嬰兒心情愉快,還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使他們變得更聰明。研究表明,若在嬰兒8-9個月時進行音樂訓練,孩子到3歲時能明顯提高時空推理能力,這種能力能幫助小孩認為模型、拼圖及迷津游戲。有34所幼兒園的兒童接受了8個月的課堂鋼琴訓練,結果比未接受課堂訓練的兒童時空推理測驗分提高46%。研究還發現,嬰兒對莫扎特音樂的節奏、旋律與和諧的特性有無意識的反應。這些特性使孩子以后更容易了解時間、空間和序列技能等關系,這些能力對精通科學、數學以及提高問題的解決能力是很重要的。研究也提示,對音高的良好區分,有利于區分音素,可能與朗讀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有關。
為什么音樂能促進智力發展呢?
曾經的過這樣一個試驗,有26名大學生連續4天聽莫扎特的奏鳴曲,另外26名大學生聽Philip Glass音樂,結果前者的時空測驗分比后者增加62%。
上述結果也在動物實驗上得到進一步驗證。有人把110只老鼠分成四組,每組20或30只。一組從宮內到生后60天聽莫扎特奏鳴曲,一組聽Philip Glass音樂,一組聽白色噪音,另一組則養在安靜環境中。動物行為測定結果發現,第一組大鼠在完成空間迷津能力上明顯快于其他三組,錯誤也較少,有力證明了聽莫扎特奏鳴曲的功效!
音樂可以提高右腦創造能力和加強直覺思維,改善注意力和記憶力。有科學家認為,通過音樂鍛煉大腦提高認知能力,如像鍛煉身體跑步不僅可提高跑步能力,也和提高踢足球或找籃球的能力一樣。
因此,音樂是挖掘嬰幼兒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韻伴隨將使人生充滿智慧和活力。
那么,如何運用音樂來發展嬰兒的智力呢?
和小嬰兒說話用兒語,高聲調,有節奏,拉長音調,像唱歌一樣的語言對寶寶說話。給嬰兒經常唱歌,如唱些民歌、兒歌、或你喜歡唱的內容健康、有節奏感、優美、歡快的歌曲;晚上寶寶睡前則唱催眠曲。當唱歌時按節奏擺動寶寶的上下肢。到寶寶6、7個月后,你唱歌時他已會揮動自己的手臂了!
播放古典音樂,特別是含莫扎特創作的樂曲,在游戲或進餐時播放,并用音樂提示日常生活如午睡或晚上就寢時間。但播放時間的音量要適中,持續時間不要過長。父母可以細心留意嬰兒的反應,如面部表情及身體語言,避免對嬰兒造成過分的刺激,過度刺激好比對花過度澆水!
嬰兒期(0-1歲)如何運用音樂來進行親子活動?
抱寶寶在懷中,隨音樂節奏翩翩起舞!
抱寶寶在鏡子前,隨著音樂節拍輕輕搖晃寶寶的身體,當音樂改變時,變動活動方式!
模仿并鼓勵孩子嘗試隨著音樂舞蹈或唱歌!
當孩子洗澡或更換衣服時,也可作為共享音樂的時光,隨著音樂的節拍按摩寶寶肌膚,活動一下寶寶的小腿和上肢。
低幼期(1-3歲)如何運用音樂和孩子同樂?
播放音樂時,可以扶著孩子的雙上臂假裝做指揮,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動,父母一邊欣賞,一邊贊美!
孩子在聽音樂時隨著旋律歌唱!
讓孩子玩一些安全的玩具樂器,加強他們動手撥動或敲打樂器的能力。你們想念父母會創造更多方式,用音樂打開嬰幼兒的智力
相關文章
-
治療失眠的音樂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出現一些失眠的現象,但是經常失眠也是非常危險的,肯定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肯定會給我們帶
-
不可思議!有些疾病也能用音樂治療大家都知道音樂對于人的情緒有治愈的作用,但是你知道嗎,音樂除了對于情緒有治愈作用外,對于一些疾病也是有治療效果的。所以對
-
音樂可以拯救生活是真的嗎音樂可以拯救生活是真的嗎?音樂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用搖籃曲來哄我們睡覺。所以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還能夠有益身體,我們
-
聽音樂的10大好處有益身心聽音樂的10大好處有益身心,美妙的音樂對人是一種良性刺激,使人體產生和諧的共振,并對整個中樞神經系統產生作用,適當聽些節奏
-
注意音樂治療的這些妙招在出現疾病之后,有很多的治療方法,大家是否聽說過音樂治療,音樂治療,可以調節情緒,對人體有很好的功效,平時大家需要注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