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小兒細菌性痢疾的癥狀有什么
大家都知道細菌性痢疾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這種病癥能夠給人帶來很深的痛苦,在夏季和秋季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是非常高的,現在有很多的孩子都患上了小兒細菌性痢疾,那么,小兒細菌性痢疾的癥狀有什么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小兒細菌性痢疾的癥狀有什么。
1.潛伏期 自數小時至8天不等,大多數為1~3天。
2.細菌性痢疾的臨床分型 根據病程及病情,可分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及中毒型痢疾,因中毒型痢疾病情特殊隨后有敘述,在此先討論急性菌痢,慢性菌痢的一般經過。
(1)急性細菌性痢疾:
①典型痢疾:典型病例起病急,發熱,體溫為低熱或高熱,腹瀉,大便每天10~30次,糞便帶黏液及膿血,有惡心,嘔吐,陣發性腹痛,腹部有輕壓痛,有時左下腹可觸及痙攣的乙狀結腸腸管,腸鳴音亢進,便后有里急后重下墜感,患兒全身乏力,食欲減退,嬰幼兒有時可有高熱驚厥,多數急性痢疾患兒經合理治療,可于數天內逐漸減輕而痊愈,預后良好,年長兒童大便很快成形,嬰幼兒可持續數天稀便,這與嬰幼兒腸道功能恢復較慢有關。
②非典型痢疾:不發熱或只有微熱,也無中毒癥狀,輕度腹瀉,稀便,糞便內只有黏液而無膿血,只有糞便培養陽性才能確診,在流行時,這類病例數可能超過典型病例數,因其經過類似一般腸炎,易被忽視,常成為痢疾的傳播者。
(2)慢性細菌性痢疾:病程超過2周稱遷延性痢疾,超過2個月則稱慢性痢疾,其發生原因,主要是因體質瘦弱,有營養不良,佝僂病或貧血等合并癥,或因這類病兒未得到合理治療所造成,因病程日久,漸消瘦,糞便含大量黏液,不一定帶膿血,或黏液便與膿血便交替出現,糞便仍可培養出痢疾桿菌,但陽性率顯著低于急性痢疾,慢性痢疾患兒如合并嚴重營養不良,往往容易發生一些危象,病兒可因發生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鉀,低鈣),嚴重心肌損害而意外死亡,這類病兒在我國已很少見到,而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經常見到,在慢性痢疾過程中有時癥狀突然加重,呈急性發作的表現。
普通型菌痢見到膿血便,診斷并不困難,應注意下列幾點有助于確診:
1.夏秋季節 夏秋季節腹瀉伴有發熱,糞便帶黏液膿血者。
2.接觸史 家中或同居室最近有了痢疾患者,應予警惕。
3.大便鏡檢 北京市標準:每一高倍鏡視野膿細胞>15個并見有紅細胞,門診即可診斷菌痢并填報傳染病卡片。
4.糞便培養 嚴格說來準確診斷要靠糞便培養,作培養時要采取新鮮膿血便,最好在床邊即接種培養,若不能即時做,可將標本放入緩沖甘油鹽水液中保存,盡快送細菌室培養,在用抗菌藥治療前采集糞便標本,可提高培養陽性率。
5.PCR快速診斷 最近已研制出PCR快速診斷法,但需集中多份標本一起檢查,尚不能廣泛用于臨床。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小兒細菌性痢疾的一些癥狀,小編在這里提示家長朋友們,細菌性痢疾對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定要為孩子做好這種疾病的預防工作。
-
對細菌性痢疾患者的護理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會嚴重威脅到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有可能會傳染給他人,也會給他人帶來疾病的困擾,那
-
細菌性痢疾具體常識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有什么傳播途徑提起細菌性痢疾,大家的了解有多少呢?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患者多會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嚴重影響到
-
細菌性痢疾的一些常識概述對于細菌性痢疾這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避免該類疾病對自己身體的困擾,并且要對他有深入的
-
細菌性痢疾的原因以及治療措施提起細菌性痢疾,相信大家都會有所了解吧,這是一種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見的傳染性疾病,會有腹瀉等癥狀,還有可能會出現大便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