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紅熱有哪些發病原因呢
猩紅熱又被叫做爛喉丹痧,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疾病。由于兒童抵抗力差,身體比較脆弱非常容易患上猩紅熱。了解猩紅熱發病的原因可以很好的預防猩紅熱的發生,那么,具體猩紅熱有哪些發病原因呢?
發病機制
細菌進入*后,主要產生3種病變。
1.感染性病變:細菌自呼吸道侵入并黏附于咽峽部,并引起炎癥,使咽部和扁桃體紅腫,產生漿液性纖維蛋白性滲出物,有時可有潰瘍形成。細菌由局部經淋巴間隙進入附近組織,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鼻竇炎(nasosinusitis)、中耳炎、乳突炎、頸淋巴結炎、蜂窩織炎等,少數重癥患者可出現敗血癥和遷徙性化膿病灶。
2.中毒性病變:鏈球菌產生的紅疹毒素經咽部血管進入血液循環后,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如發熱、頭暈、頭痛、食欲缺乏、納差等;紅疹毒素可使皮膚血管充血、水腫,上皮細胞增生,白細胞浸潤,以毛囊周圍最為明顯,形成典型的猩紅熱樣皮疹。最終表皮死亡脫落;黏膜也可有點狀出血;肝、脾、淋巴結等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及脂肪變性,同時有單核細胞浸潤;心肌可有混濁腫脹和變性,嚴重者可壞死;腎臟呈間質性炎癥;中毒型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可見營養不良變化。
3.變態反應性病變:發生于個別病例,多見于病程第2~3周時。可能A群鏈球菌與被感染者的某些組織有相似的抗原,而產生免疫反應,或因抗原抗體復合物沉積在某些組織引起病變,主要引起心、腎及關節的變態反應性病變。
對策
對策1 切斷傳染源
猩紅熱的傳染性極強,但目前尚還沒有疫苗預防,因此應注意切斷傳染源。猩紅熱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的,一定要經常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多去空氣清新的花園玩耍或散步。
幼兒園發生流行時,可每天采用鹽水漱口,對患病的寶寶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一般治療7天后方可解除隔離,以免傳染給別的寶寶。無論是幼兒還是大人,只要與猩紅熱患者有過密切接觸,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趕快服藥預防,如服用復方新諾明片、注射青霉素等,尤其是曾經患過腎炎或風濕熱的寶寶。
對策2 醫院治療
寶寶患了猩紅熱,必須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療,早期注射足夠的青霉素,可以縮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廣泛使用,患病后癥狀較輕的寶寶已明顯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體溫也逐漸下降。但不可隨意停藥,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直到癥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切不可當成普通的感冒。否則,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并未完全消滅掉,會引起很多嚴重的并發癥。
對策3 休息加營養
患病的寶寶一定要臥床休息,多喝白開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如冬瓜湯,取新鮮冬瓜500克和少許鹽,把冬瓜切成絲,放入鍋內加水慢火煨湯,湯好后加一點點鹽,適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寶寶;取適量白蘿卜,洗凈后切成絲。把切成絲的白蘿卜酌情加蔥油、白糖、鹽拌勻,適合發燒后食欲不佳的寶寶;楊梅舌明顯的寶寶,可服用參麥綠豆粥,方法為取沙參15克,麥門冬10克,綠豆500克,粳米50~100克,然后將沙參和麥門冬用水煎,取汁500毫升,與綠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溫馨提示,溶血性鏈球菌可以引起猩紅熱,產生變態反應,加重病情。猩紅熱具有很長的一段潛伏期,當出現一些癥狀時,不能輕視,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嚴重并發癥的發生,平時也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材。
-
猩紅熱是有哪些傳播途徑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后,給患者們帶來的傷害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疾病傳染性也是很強
-
小兒猩紅熱的發熱特點是什么小兒猩紅熱的發病熱點是什么?這個問題是生活中很多人們都想要了解的,因為嬰兒猩紅熱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疾病,大家只有了解這種
-
猩紅熱的并發癥是有什么雖然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但生活中還是有很多孩子都會被一些疾病所困擾,猩紅熱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疾病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
-
小兒猩紅熱有什么護理要點說起猩紅熱這種疾病,家長朋友應該都是有一些了解的,因為這種疾病是近年來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發生以后,也確實給孩
-
猩紅熱的并發癥是有哪些大多數人對于猩紅熱這種疾病了解的不是很多。猩紅熱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嚴重時還會出現很多的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