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腦的傳播途徑(一)傳染源是帶菌者和病人。病人從潛伏期末開始至發病10天內具有傳染性。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飛沫傳播。在流行期間,一家有二人以上發病者占2~4%,但人群中鼻咽部帶菌率常顯著增高,有時高達50%以上,人群帶菌率超過20%時提示有發生流行的可能,所以帶菌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更
-
引發流腦的病原體病原體為腦膜炎雙球菌,顯微鏡下可見到呈腎形成雙排列,一般分為A、B、C、D四個群,我國以A群為主,不同群別的腦膜炎雙球菌,致病力不同。這種菌可以在患者的鼻咽部、血液、腦脊液、皮膚瘀斑中發現,也可以從帶菌者的鼻咽部分離出來。該菌在人體外抵抗力很弱,在日光照射,干燥,低于25℃或高于50℃的
-
流腦的易感人群人對流腦普遍易感,但小兒患病比較多見,患病后可獲得鞏固的免疫力,即很少再感染患病。
-
流行性乙型腦炎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當人體被帶病毒的蚊蟲叮蛟后,病毒即進入血循環中。發病與否,一方面取決于病毒的毒力與數量,另一方面取決于機體的反應性及防御機能。當人體抗體病能力強時,病毒即被消滅。如人體抵抗力降低,而感染病毒量大,毒力強時,病毒經血循環可突破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并在神經細胞內復制增殖,導致中
-
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流行特征乙腦僅分布在亞洲。在我國疫區分布在蘭州---長春連線以南的廣大的地區內,僅東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見本病報告。本病有嚴格的季節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個月內。但隨地理環境的不同,流行季節略有上下華南地區的流行高峰在6~7月,華北地區為7~8月,而東北地區則為8~9月,均與
-
流腦是怎樣傳染的引起流腦的腦膜炎雙球菌,常常寄生在健康人的鼻咽部,這種人沒有疾病癥狀,我們稱他為帶菌者。當病人或帶菌者咳嗽、打噴嚏的時候,病菌就隨著飛沫散布到空氣中,周圍的人呼吸帶菌的飛沫,受到傳染,如果被感染的人抵抗力弱,就會發病,發病前常有潛伏期,一般1—5天。因此,切斷傳染源是預防&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