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爸爸現代社會的一道風景線
“全職父母”是指不負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父親或母親,他們沒有職業,生活重心以料理家務、照顧子女或自我休閑為主。
全職父母中,逾四成是爸爸!
“滬上0-18歲子女的家庭中,‘全職父母’家庭分布率達到了16%;而在這些‘全職父母’家庭中,‘全職父親’的比例超過四成。”日前,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公布了這一抽樣調查結果。
確實,前些年,一提到全職爸爸,許多人都會聯想到經濟優越、收入較高的群體,但此次調查卻發現,“滬上‘全職父母’群體有著顯著的差異——部分人是因經濟條件優越而主動放棄職業生涯;另一部分人則是因找不到工作等原因而只能被迫以家庭為主要生活空間。”
目前在地鐵公司任職的汪先生,就曾經是個全職爸爸。“當時我們夫妻倆盤算過:我老婆在街道辦事處做公務員,她產假結束后去上班,我們小夫妻照顧女兒,就顯得力不從心了。而公務員的差事,如果輕易辭去,將來就很難再找了。我在企業工作,辭職也就辭職了。”汪先生辭職后,足足當了4年全職爸爸,其間,他通過讀夜校,考出了高級電工證。去年,女兒上幼兒園,汪先生又考進地鐵公司。
同汪先生當年一樣,陶方濤目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全職爸爸。大學畢業后,在雜志社工作的一年,是陶方濤唯一的社會經歷。陶方濤結婚后一直做“寓公”,而妻子則在外貿公司擔任銷售。陶方濤的妻子Luna說,陶方濤除了做自由撰稿人,寫點風花雪月的散文,到報社掙點小錢,別無所長。“在當今社會,陶方濤很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但我想,只要他把孩子帶好,就是對我工作的支持了。”陶方濤夫妻,經過權衡,最后選擇了女主外、男主內的家庭模式。
個例
全心全意做全職爸爸
兩年半前,女兒出生。70后的小莫和80后妻子娜娜開始了為人父母的生活。
“只要生下孩子,不用她操一點心,全部由當爸爸的來照顧小孩。”娜娜翻出了當年和小莫的結婚保證書。小莫開始實踐自己的諾言。
“因為雙方父母都無暇來幫我們帶孩子,于是權衡之下,我只能作出辭職的決定,回家當起全職爸爸。”小莫對記者說,“當然,這個決定得到了太太的全力支持。這幾年,從事律師職業的太太在事業上進步很快,她不想因為孩子放棄自己的發展,但又不想把孩子甩給保姆,影響到孩子的早期教育。所以兩全的方案就是,由我回家帶孩子,太太也可以安心在她那日漸風生水起的事業中扮演好一個女強人的角色。”
原來,在國企做辦公室工作的小莫,辭職回家帶孩子,不僅僅為了結婚保證書上諾言的兌現,還有家庭的現實考慮。
“說實話,對于全職爸爸這個角色,我原先也是有顧慮的,怕別人說這個男人沒出息。但現在,我已經能夠坦然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小莫說,“全職爸爸的一個優點是,兩頭不誤。既盡到了一個父親的義務,又能使妻子后顧無憂。因此對別人的議論,我現在是抱著‘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的態度。”
娜娜也曾經安慰老公:“如今當‘家庭主夫’的上海男人也有不少。這只是家庭分工不同而已。”
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在送女兒進幼兒園小班后,小莫開始準備找工作了。“這段全職爸爸的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一段最特別的體驗。”小莫最后對記者說。
各方觀點
全職爸爸,現代社會的一道風景線
在公關公司工作的babecool對記者說:“男女真的在這個問題上能夠做到平等嗎?我覺得中國的傳統思想,男主外,女主內,已經在大家腦海里扎根幾千年,一下子就可以推翻得了的嗎?不可能的。只是現在思想開放,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拿出來現罷了,真正的要是家里有個全職爸爸,我想還是沒有多少人能接受的。”
怎樣看待人們對于全職爸爸的排斥心理?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曹子芳說,在歐美,全職爸爸相當普遍,公共場合隨處可見抱著孩子的年輕爸爸,甚至在一些會議上也能看到媽媽專心開會、爸爸哄孩子的現象。上海全職爸爸比例上升,是我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的變革,也是父親參與、重視家庭教育的體現。科學研究發現,孩子和父親在一起的機會越多,時間越長,智力也就越發達,同時從小就可培養勇敢、大氣的性格。
在該項調查實施者包蕾萍副研究員認為,滬上全職父母比例近年來的攀升在兩性中都普遍存在,不僅僅是女性獨有的現象。
說實在的,在上海“自覺自愿”的全職爸爸為數并不多。一直關注這一現象的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徐安琪研究員認為:在現代社會,女性尤其是高學歷和年輕女性的市場競爭力已明顯提升,因此,一味要求有更大發展空間的妻子放棄事業回歸家庭,既不是經濟理性的最佳選擇,對女性也是不尊重和欠公正的。
小調查
年輕人更能接受全職爸爸概念?
對于“是否愿意成為全職爸爸”這個問題,記者做了一個小調查。在所采訪的20名非全職爸爸中,不同的兩種意見恰成五五開。50%的爸爸傳遞了不愿意的信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普遍表示無論如何都不愿意放棄工作做“全職主父”,不想依靠妻子,他們認為作為男人自當成為一家的支柱。
而另有五成的男士對于“全職爸爸”的美譽并不排斥,表示如果家庭收入穩定、或者妻子收入高于自己,為了照顧孩子可以放棄自己的工作,這樣一來可以培養親子關系,二來也可以利用閑余時間做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在不愿意成為全職爸爸的男士中,仍有25%的人表示若是在允許在家工作的前提下,還是可以考慮做個“半全職爸爸”的。
有趣的是,記者發現不愿做“全職爸爸”的人的年紀多在40歲以上,或也有一些是已經事業有成的年輕人;而愿意調換主婦角色的男士多在30歲以下。“全職父母”是指不負擔家庭經濟責任的父親或母親,他們沒有職業,生活重心以料理家務、照顧子女或自我休閑為主。
-
好爸爸守則 這3種技巧讓父子關系更親密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家里面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而且男性就是家庭里面的一個頂梁柱,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就應
-
教你如何做個好爸爸?男性應該注意職場中的一些事情,很多的男性,在職場中做得比較好,但是在家庭中做的卻非常的差,大家需要注意一個好爸爸的方式,
-
男性著急當上爹警惕不育的因素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男性的身體變化,而且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男性會因為不育這種疾病而遭受痛苦,大家需要注意這樣的情
-
多吃海產品可以提高生育力一個男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生育能力的話,多吃海鮮是比較的重要的,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一個男人提高自己的生育能力。男性多吃含鋅食
-
五種藥物可能讓你斷子絕孫男人都不希望自己會斷子絕孫,但是生活中一個男人就會有很多的惡俗習慣,這些惡習會導致一個男人斷子絕孫,藥物的濫用是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