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酷爸們與他們的孩子
父子的臉,血緣上一脈相承,精神和性格卻有所不同。我們曾看著自己的臉,笑著說“像不像”父親,直到有一天我們變成父親,才發現,“父親”是一個過程。而我們認識“父親”是一個更長的過程,不將其中的片段、親緣、觀念連貫起來,再超脫出來,怎能理解這漫長的因襲?
當我們放下一切,走到父親身邊,不再讓他擔心和牽掛時,終感到輕松與快樂。那個時候,有孩子叫我們“父親”。
王朔:互相關心,互相還愛護。有了問題,有了矛盾,也能像處理國與國之間的事務一樣,坐下來,推心置腹地談一談,擺事實,講道理,互諒互讓,大國小國,一視同仁。既不以武力相威脅,又不糾纏歷史老賬。和平、友誼、發展。從今往后你也甭管我叫爸了。
卡夫卡:我在你面前失去了自信,代之而來的是無窮無盡的內疚意識。有一次我想起這種無窮無盡時準確地描寫了某個人:“他擔心,羞于將在他身后繼續存在下去。”
吳宗憲:壞人讓媽媽來當就好了!
郭倞闓
結婚不一定會改變一個人,但生孩子會。孩子是最不保險的投資。
希望孩子們做自己喜歡的事,一直做下去。
哪天把我的隱私托付給你。
郭怡廣
你說我一點也不像你,這我不能同意。
我沒有像老爸這樣靠譜的朋友。
有了孩子以后,我的改變是:吃飯快了。
父子成兄弟
郭怡廣,中國搖滾“傳奇人物”,人們親切地叫他“老K”。同時他又是公司員工、撰稿人、兩個孩子的父親。
他還是他父親的兒子,能流利地背出父親的籍貫、生日和履歷,對他自己出生前發生的那些事情了如指掌。他說:“我認識我爸爸,我能看到他十幾歲時的樣子。”
郭怡廣上有聰明的兄長,下有能干的弟弟,又比不過占了性別優勢的小妹,覺得“要贏得父親的關注,只得叛逆”。14歲那年,他被父親要求去考重點中學,不從,又拗不過父親,便要求“可以去考,條件是父親從此不得再過問有關我的任何事項”。后來,他考取了那所高中,父親也一直信守承諾,直到如今。
1981年,郭怡廣第一次離開生長的美國,來到北京,獨自住在首師大的學生宿舍里兩個星期,走到哪里都帶著龐大的雙卡錄音機。那年他15歲,“為討得父親的歡心,使勁學中文。”
1989年,郭怡廣大學畢業,覺得自己“擔負著把搖滾樂介紹到中國來的歷史重任”,便買了很多樂器掛在父親賬上,還逼著父親聽自己喜歡的音樂。1995年他又一次來北京重組樂隊。后來回到美國,“三四年不再碰音樂”,潛心讀書,在大學里謀得教席。
1998年,他放棄在美國的一切,最后一次來北京,駐留至今。當年,他騙父親說“回國幫你做生意”,結果在父親的公司里“裝模做樣待了一年,實在坐不住 ”。那是10年前他最后一次與父親吵架,“十年來沒有跟父母吵架是件值得紀念的事情,但是我必須有這個斗爭經驗。”
郭怡廣小學時看到父親在籃球場上喝退小流氓,長大后慢慢了解父親,覺得他“氣質不一般,像做大事的人”,應該是非國家領導或幫會頭目不做的人才。但為了親手帶大家中的4個孩子,“父親犧牲了很多”。
父親把家中3個男孩子放在同一間臥室管理,電視機鎖上,“三人意見統一才能打開”,讓他們從小體會民主和專制。在兒子們的臥室中還有父親專用的椅子,每天睡前他會走進來坐下,拋出一個題目交給兒子們辯論,比如“民主”、“榮譽”、“友誼”─那時候他們最小的不到10歲,最大的不到20歲。
父親會訓練他們做飯、做家務,競爭上崗;每晚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吃飯;在家中舉辦打字比賽,有獎……郭怡廣覺得如果能做到父親的一半,自己就已經是個好爸爸了。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英國諺語:1個爸爸比100個校長還頂用。
《詩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詩人王小妮:爸爸,我們都是不進入宗教的人。但是,天和地真的同時張開,它并不是講話。檀香飄渺,我要借用這個儀式,把我寫給你的文字送遞出去。
魯迅:中國的“圣人之徒”,以為父對于子,有絕對的權力和威嚴;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
武則天: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電影《千里走單騎》: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系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
左小祖咒
如果再生一個,希望她別太介意!罰款?別擔心,我有手段。
她的神情有時候很像我──二。不是“傲”。二,一二三四的“二”。
如果受欺負,一定要有自我反擊的能力,正義是需要能力的。
吳朵曼
以后,她找什么樣的都可以,藝術家也好,大她10歲也好,只要她喜歡。我可以請對方吃頓好吃的。
當我有一天離開她的時候,我不會想著她,那時,她應該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男人。
我對她沒有太大的期許,健康就好。我死前還是想吃一碗陽春面,不會給她添麻煩。
水煮交際花
黑底墨綠花朵連衣裙,銀色平底鞋,吳朵曼小姐走進攝影工作室,雖然并未與工作人員交談,但她自若的神情和矍爍的目光,確實將場面氣氛調控得緊張而活潑、嚴肅而團結。吳小姐芳齡2.4,身后給她保駕的男士小眼聚光、禮帽遮顏──音樂怪客左小祖咒。
吳小姐暴露了她父親本姓“吳”,她爹左小說,自己的名字“紅巾”是“祖父起的”,“紅巾”本是地名,“寓意是希望我不要離開故土。”然而,左小6歲離開父母求學,生活在外公、外婆身邊,很早便識眉眼高低,敏感早熟,從此“自己做人生中的一切重大決定”,又在15歲違背祖訓離開故土,“江湖閱歷已有30到 35年工齡”。時至今日,左小安家北京,做著被出租車司機稱為“和尚念經”一樣的音樂,最終在快40歲時也當了父親,成為吳朵曼小姐的爸爸。
左小寫過一首歌《你是一道彩虹》給他的外公。他說外公“富含人生的觀察力和寬容”,非常“善于等待”──比如會對前來告左小刁狀的人淡漠處之──外公是他最崇敬的人。如果有個兒子,左小說會繼承父親的教育觀念來訓練他:“男人要鍛煉意志,要堅強,可以犯錯,但不能犯大錯。”左小總結他父親的教育中心思想是 “自己不打孩子,孩子將來會被人捅死”,他說現在“我是我父親的偶像”,不過同時也承認:“我爸把我教育成這樣,還算靠譜。”
不過,現在左小膝下是吳朵曼小姐,芳名是他親自起的,“女人就應該有個像女人的名字”,而他的愿望是把女兒培養成“京城最璀璨的交際花”。他發現女兒很熱情,“好像有”音樂細胞,喝了啤酒仍不要睡覺,有社交天賦。左小還說,他父親因為本身不是藝術家,對自己的基因“不自信”,所以并不支持他“搞藝術”。而左小作為一個藝術家,又覺得“搞藝術太累”,不如讓女兒做個交際花,不勞而獲──像她老爸一樣“唱歌跑調賣五百塊”──挺好。
“當年,父親教育我,現在,我教育子女,跟著年輕人走是對的,是版本不斷升級。”所以,左小的工作除了教朵曼必要的社會禮儀,比如吃自己面前的菜、不可甩得別人滿臉花,比如讓她體會為別人考慮,要得體,“要有淑女的一面”,剩下的就是“讓她見識各類猥瑣的人”。
15年后,吳小姐的客廳也許會是可可·夏奈爾式的,也許會是尹雪艷型的,更可能是宋美齡范兒的……或者,她會在客廳里放著父親的歌,聽見他唱“我要讓你懂得什么是驕傲”。
-
好爸爸守則 這3種技巧讓父子關系更親密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每個人在家里面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而且男性就是家庭里面的一個頂梁柱,那么對于孩子來說就應
-
教你如何做個好爸爸?男性應該注意職場中的一些事情,很多的男性,在職場中做得比較好,但是在家庭中做的卻非常的差,大家需要注意一個好爸爸的方式,
-
男性著急當上爹警惕不育的因素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注意男性的身體變化,而且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男性會因為不育這種疾病而遭受痛苦,大家需要注意這樣的情
-
多吃海產品可以提高生育力一個男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生育能力的話,多吃海鮮是比較的重要的,豐富的營養可以幫助一個男人提高自己的生育能力。男性多吃含鋅食
-
五種藥物可能讓你斷子絕孫男人都不希望自己會斷子絕孫,但是生活中一個男人就會有很多的惡俗習慣,這些惡習會導致一個男人斷子絕孫,藥物的濫用是非常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