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心聲:外柔內剛職場難混
傾訴男主角:黔杰(化名),45歲,待業
黔杰的郵件讀了讓我有些心酸,他說:“我是一名經歷坎坷的中年男子,……曾畢業于全國著名高校,如今卻已失業近一年。現在我身心疲憊,日子過得窩囊艱辛無奈,內心痛苦之極,已經不知該怎么辦。”到了約定的日子,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有著白凈的臉、整潔的外表、架一副銀絲邊眼鏡的中年人,有點像一名公務員,至少從外表看,黔杰并沒有顯得太落魄。
“鐵飯碗”讓我憋屈
我在內地出生,父母是最早一批支援內地的上海職工。出生后,我就被送回了上海,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爺爺奶奶家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家庭,我小時候,基本上是由當時才十幾歲的小姑姑帶大的。到了讀書的年紀,爸爸媽媽才把我接回他們身邊,那時,他們已經為我添了一個弟弟。或許因為從小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彼此一直不太親,父母也明顯更偏愛弟弟。所幸,我的成績從小到大一直很不錯,終于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學的熱門專業。
1986年大學畢業后,我以優異的成績被分配到了上海一家著名的大型國企,圓了老人想我回上海的夢,也捧到了一個當時人人羨慕的“鐵飯碗”。當時,我意氣風發,覺得前途一片光明。
進了國企后,發現許多人表面好像很看重大學生,但實際上卻又都防著你,尤其是一些沒什么學歷的老一輩。所以,我總覺得在里面做得縮手縮腳。這么混了5年,突然有個機會可以調動到一個官辦的集團公司,雖然要由財務轉為人事,但一來我為了換個環境,二來對人力資源這塊也挺有興趣,于是毫不猶豫地就過去了。
等我過去后才發現,其實那里并不見得比原來單位好多少。雖然是個新成立的公司,但領導卻是幾個地方派過來的,各有各的親信和思路。我這個人做事比較講原則,不喜歡那種任人唯親、上有原則下有對策的做法,所以,沒過兩年,我就成了眾矢之的。于是在工作中,雖然沒有人明顯給我穿小鞋,但總覺得開展得不順,心里很憋屈。
沖動之下,我辭職了
那時,我已是而立之年,工作上的不順,讓我終于有了心思考慮個人問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個正在念書的女大學生。她溫柔、有想法、偶爾有些俏皮,但又不會太作,總之,完全符合我心中理想的伴侶形象。那段時間,我每天下班就往她學校趕,陪她一起吃個飯、散散步,周末一起看電影、逛逛街,我第一次感到愛情原來這么美好。
然而時間一長,我卻感到有些不對勁。比如,原本我覺得她對我很溫柔,可后來發現這其實是種無所謂;再比如,她不會主動聯系我,都是我每天迫不及待地想見她;……漸漸地,我感到了,雖然我對這段感情很投入,可她卻并非如此。不對等的感情,讓我徒生挫折和彷徨,心底的那點傲氣終于讓我決定放棄。
此后,也有人介紹女孩子給我認識。其中有一個上海女孩子在某家著名跨國公司工作。她對我很不錯,也不在乎我的經濟條件不如她,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作、脾氣大。可惜我那時因為自己工作上的不順,心里很煩躁,所以每次她一作,我就不耐煩;而我一不耐煩,她就與我爭吵、冷戰。于是時間一長,彼此都覺得很疲憊,終于還是分開了。
這次失戀,連帶著我對上海女孩子也有了偏見,總覺得她們都比較挑剔。于是,我后來就對別人說,我想找外地女孩子。因為我那時覺得,外地女孩子應該更吃得起苦、更懂事些。可沒想到,見了幾個,發現比上海女孩子更難伺候。或許她們都吃過苦,所以對男方的經濟條件看得格外重,而且功利心和目的性很強,往往沒見幾次,就開口詢問:收入多少?有沒有房?有沒有車?……這種像買菜一樣的相親,讓我倒足了胃口。
工作上的不順,感情上的缺失,終于導致我書生意氣發作,做出了一個如今讓自己后悔不已的決定———1997年,我辭職了。沒想到從此以后,我的生活就始終處于動蕩之中。
聽到黔杰以“動蕩”來形容過去的十年,我有些吃驚。他解釋說:“你聽了我的經歷就能理解了。”
十年里境況越來越差
一開始我很天真,以為既然這里不能充分發揮我的所長,那么不如到社會上去闖一闖,總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地方。于是,我在還沒找到新單位的情況下,就匆忙辭職了。
沒想到辭職后才發現,工作并不好找。一些曾經表示過意向的單位,等我真的表示要去就職時,卻又都不積極了;另一些歡迎我去的單位又沒有合適我的崗位。于是,我不得不到社會上去找工作。因為找了幾個月都沒有合適的工作崗位,而我的英語又不夠好,最后只能找了一家小型的私企工作起來。那時我想,先做起來,有好的再換吧。
進去后才發現,私企與國企完全不同。或許我在國企呆的時間太久了,對私企那種不規范的管理方式非常不能接受。心里的抵觸和不認同,導致我很容易與上司、同事產生摩擦。沒干幾個月,我就辭職了。可因為同樣的原因,我的工作老是高不成低不就,從此后,就一直在一些小型公司里打轉。而這些小型公司不規范的管理,我又老看不慣,于是我就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辭職、找工作、再辭職、再找工作。這十年來,除了其間在一個單位曾呆滿了兩年外,我幾乎每年都在找工作,最短的一份工作只干了幾天,平均3個月就要換一個單位。
我問他:“一個單位如此,兩個單位如此,難道每個單位都這樣嗎?能不能舉個例子說明你工作上遇到的困難?”
我做的是人事。比如,老板要節約成本,想把員工的四金砍為三金,削減員工薪資福利等,我雖然不認同,但還得去做呀。那么員工就會以為是我的主意;而員工因此產生了不良情緒,老板又認為是我工作沒做好。我總覺得自己像一塊“夾心板”———兩頭受氣。我這個人又有個特點,就是外柔內剛。也許一次兩次,我能忍,但第三次我就會爆發;而因為我前面的逆來順受已經給了別人一種軟弱的印象,因此第三次的爆發就會格外讓人吃驚。很多矛盾和沖突就這么產生了。幾次沖突產生,我就覺得做不下去了,只能辭職再找。因為幾乎每次都是先辭職、后找工作,所以,我的收入和職務幾乎是每況愈下。
親友的不理解讓我難過
聽到這里,我對黔杰的情況有了點了解。不過,既然能發現問題產生的原因,為什么還是無法解決呢?
或許是我的心態,在這些年里壞掉了吧。如同前面說的,我其實是個有點傲氣的人。年輕時僅僅因為自己在單位沒受到重用,就拋棄了“鐵飯碗”,此后的十年,雖然因為現實的壓力,讓我學會了一定程度的忍耐,但曾經的一些原則和傲氣卻始終在我心里。可工作上的不順、周圍人的不理解、經濟上的壓力,又讓我不得不低頭和妥協。所以,我覺得自己的心態越來越浮躁,自信心也越來越受打擊,因此,越來越受不得氣。
記得一次相親認識的一個女孩子,見了幾次面,因為彼此沒什么感覺就淡了。但是,偶爾我們還會在網上聊幾句。一次她在網上問我,最近如何?我說,剛剛換了一個新工作。于是,她立刻問我,收入如何?職位如何?我如實回答,收入和職位都比以前低。沒想到卻換來她的一頓數落,什么“別人都往高處走,你怎么越混越差呀?”等等。
其實,別人對我的不理解我還可以不放在心上,可來自親友的不理解尤其讓我覺得難過。
如我前面所說,父母與我一直不太親近,隨著這幾年我在上海境況越來越差,而弟弟在當地境況越來越好,他們對我也越發冷淡。最近幾年,幾乎已經不太見面了,偶爾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打個電話聯系一下。至于我在上海的親戚,除了一直以來關心我的小姑姑,其他人都不免對我有些冷嘲熱諷。“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生,怎么混成這樣?”這樣的話還算好聽的,周圍還有人會直接鄙夷地說:“混到這程度,活著還有什么用?”所以,我漸漸地與親戚疏遠了。
去年9月,我回了一次內地。除了想去看看父母,更是想去見見老同學。當年,我在高中時曾有三個鐵哥們,大家稱兄道弟,一直保持聯系。后來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學,而他們則留在內地讀書。過后各自機遇不同,但他們在當地都干得不錯。見了面,自然問起各自的情況,我這個人喜歡實話實說,就坦白了自己的經歷。沒想到,換來的是不理解。我知道,或許他們是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一下我,可我這些年已經身心疲憊,再經不起負面刺激。于是,回來后就不想再接他們的電話了。
雖然現在外面失業者很多,過得差勁的人也不少,但在我們那批畢業生中,落到我這種地步也算是一種“奇跡”。我自認腦子不笨,專業知識也不缺乏,為人也很真誠,素質也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應變周旋能力不強。但應該不至于混到連生存都成問題的份上吧?我知道,自己這樣下去不行,可不知道該怎樣改變命運,真想有個“人生醫師”幫幫我。
-
男人職場必備的人際關系對于男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男性的一些東西也是越來越常見了,而且身為職場上的一些男性來說,擁有一個健全的強大的人際關
-
職場男性通過哪些方法可以發泄現在社會很多的職場男性壓力比較大,所以平時大家需要注意職場壓力的一些發泄方法,避免男性情緒受到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他們的
-
男人職場要客服的心理有哪些男性在職場上面的壓力一般的情況下都是不愿意告訴自己的家人的,但是職場內的心煩的是情也是相當的多的,男性要想在自己的職場上
-
上班族必吃哪些護理方法現在時代的不同,很多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總是被過于忙碌的生活工作而打亂了自己的一些生活節奏,平時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肌膚,容
-
職場男士交際時有哪些效應時代的不斷的變化,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生活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的增大,平時男性在職場方面交際的時候,應該注意一些交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