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猝死自我解壓很關鍵!
專家指出,“中堅力量”之所以猝死幾率高,除身體患有某些基礎疾病外,直接誘因就是情緒過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
日前,廣州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剛滿50歲的教師胡湘岳突然毫無征兆地倒在了講臺上,被突發的心血管病奪去了年輕的生命(見本報3月4日A20版《中年教師壯志未酬倒在課堂》)。而就在2007年,一系列觸目驚心的“猝死”事件相信不少讀者仍然記憶猶新——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一名副主任醫生突然猝死、廣東省名律師顏湘蓉猝死事件……
“‘中堅力量’發生猝死的現象近年來與日俱增,如果他們本身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外加工作生活壓力大這個外在誘因,很容易成為猝死的高發人群。”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周淑嫻副教授介紹,臨床觀察發現,腦力勞動者發生猝死的幾率高于體力勞動者,因此自我解壓、定時體檢成為重中之重。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周淑嫻副教授
中青年猝死位列親人“人生負面事件”榜首
目前,“猝死”在國內外尚無統一定義,死亡時間不定。著名國際大型心血管病研究“莫尼卡”方案為了形成國際統一標準,特根據死亡的時間,將“猝死”定義為:1小時內死亡,6小時內死亡和24小時內死亡等3種,許多疾病如心、腦、血管、胰腺炎,還有劇烈運動等都可以造成猝死,而比例最多的心性死亡一般發生在1小時內和6小時內。專家認為,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人群突然發生猝死的原因是由于過重的心理負擔或體力運動負擔造成心肌缺血誘發心電紊亂、心律失常,從而導致死亡。
中青年猝死往往會對親朋好友造成巨大打擊。一項調查表明,在人生43件“生活負面事件”中,中年喪偶位居榜首(得100分),遠超過坐牢(得63分)帶來的傷害。而如果是猝死,得分還要翻番。周淑嫻指出,此類人群很可能身兼重要的社會職責和擔當著家庭支柱,所以此類事件對家庭、社會都是巨大損失。她強調,中青年尤其是本身曾查出心臟功能存在異常者一定要將防止心腦血管意外列入日常“警備”之中。
-
注意了,50歲男性易患的五大疾病!大多數人到一定年齡就會體質下降,機體各方面的循環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會下降;男性也不例外,那么男性到一定年齡應該注意哪些
-
男性早晨堅持做這5個小動作 或能延年益壽很多男性在生活中一定要記得每天堅持去做一些小動作都是可以達到延年益壽的,尤其是在早上的時候真的是特別適合養生的,早晨起來
-
男人40歲以后性能力下降 這六種食物可以多吃生活中其實通過飲食的方式也可以對男性的身體進行調理,從而可能會導致男性的性功能出現一些提高的現象的,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應
-
中年脫發的原因是什么?脫發主要有4種原因由于生活壓力加大,不少男人會出現脫發的問題,男人脫發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男人脫發可能是長期緊張的情緒引起的,由于工作壓力
-
中年男人真正健康的標準在平時的時候,有很多的人命都會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危害,影響到我們的健康,那么中年男人真正健康的標準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