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一族:追逐最簡單的快樂
他們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年齡,卻有著共同的愛好:腳踏一輛專業自行車,飛翔般騎行在心靈向往的地方——大自然。這些人就是天津正在悄然興起的騎行一族。
騎行俱樂部創建者,24歲的宋喜彭告訴我,成立于2006年10月的俱樂部,成員已經從3人驟增至100人。現在,宋喜彭已經把他的俱樂部搬到了網上,邀請更多的戶外愛好者加入到這個既能運動健身又能休閑玩樂的活動中來。
周末和我騎騎車
周六的晚上,一群人打破了南樓附近單調的夜色。他們穿著鮮亮的緊身衣,戴著頭盔,二三十歲的樣子,英姿颯爽。他們的前面,穿一身明黃色騎行服的宋喜彭,輕輕撣去一輛全碳纖維跑車前叉上的浮土。他把鎖鞋卡進自鎖腳踏,前變速撥到中盤,后飛掛上5擋,一腳發力——各式各樣的自行車猶如一支“二輪”大軍,浩蕩開去。
有趣的是,半小時前剛主持完高層會議或為一道幾何題絞盡腦汁的他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要騎向哪里,幾乎每個人都矜持幽默地表示“不想競爭領隊”“只要快樂就好”。對他們來說,無計劃的隨意就是一種奢侈。他們緊握車把,目不斜視,忘記了所有的計劃、表格和成績,念頭只剩下:好好享受這個周末的“夜騎”。輕松的姿態和他們平日在商場上角逐拼殺的作風很不一樣。
向前。“今天我們練習速度和配合。王哥和齊圣領騎,誰要是沒練好掉隊了,就得負責將自己運回家了。”宋喜彭的話顯然活躍了氣氛,隊友們一聲“宋隊長饒命啊”的“疾呼”,引來路人停住了腳步。
再向前。他們不斷拉近和風的距離,跑車剎車的印痕由深變淺。汗水被甩在了身后。車輪的影子飛快地在路燈間切換,路旁的高樓大廈、蜿蜒不盡的黃線,連著樹影搖曳的光飛快倒退。
兩個小時后,騎行行至終點——海河沿岸。“痛快!”他們從背囊里拿出了運動飲料,汗水已經滲透了他們的緊身衣,“干杯!”他們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彼此不會在意對方的身份、職業,全按長幼排序,以兄弟姐妹相稱,和睦相處,就像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我們已經組織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單車運動,現在基本上是每周一次夜騎,每月一次短途,每年數次長途。”作為俱樂部的老大哥,31歲的王鉉很是得意,他指了指汗津津的肚子,“騎了幾年車,我的啤酒肚早就不見啦!”
騎行族的隱性基因
清晨7點半,宋喜彭會打開所在自行車專賣店的大門。很多情況下,他會先給自己泡好一杯綠茶,然后把自己專用的單車推出去,練習幾個動作。
當然更多時候,特別是自行車生意最旺的三四月份,他的車子就會積上一層浮土。“對不起,一會兒和你好好聊聊。”宋喜彭笑著無奈地攤開手,上面都是維修車輛留下的刮痕。作為專賣店里最年輕的工作人員,他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中青年顧客。這位24歲的大男孩覺得,幸福的意味,莫過于被這些充滿動感和金屬質感的自行車簇擁著的感覺了。
2006年,宋喜彭來到這家專賣店工作。他說這要感謝那段最失意的時光。“我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工藝美院,于是騎著自行車轉悠。我發現陪伴我的只有這輛自行車。”宋喜彭指的是一輛400元的山地車,“那時候我看著轉動的車輪就入迷。后來我看到了專賣店的招聘啟事。”
隨著接觸歐美、日本流行的自行車信息,他發現自行車不單單是代步工具,還是一種運動,一種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種藝術品。特別是在素有“自行車之鄉”的天津,對自行車情有獨鐘的人大有人在。舉個例子,他的店里曾經引進過一批比較高端的山地車和公路車,不到三個月就被搶光了。“一段時間里,專賣店就成了我們的‘據點’。聊車,侃車,我們經常為一個品牌、一個零件而爭論不休。”宋喜彭說,就在那個時候建立了一個騎行俱樂部,提供一個以單車為主題的公共活動場所,既可以健身交友,又可以使為車友服務的構想慢慢成形,直至最終實現。
在錘煉中獲得安寧
騎行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大家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而自行車俱樂部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而且,這項運動對體能是一種考驗,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心理素質,來回騎行100多公里,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做到的。正如宋喜彭所說,選擇單車也是選擇了對自我的挑戰,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看著墻壁上一張張騎行活動的照片,一個個古銅色的男人在太陽下眼神沉靜。隊員們一致認為,前不久的北京之行最為難忘。“我們晚上出發,一路上經歷了迷路、掉隊、爆胎等種種困難,終于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朝陽。但我覺得,再美的風光也抵不上內心所獲得的無與倫比的錘煉和安寧。”16歲的韓濤慢悠悠地說道。雖然在隊伍里年紀最輕,但這位學文出身的愛好者,其感悟力和概括力每一次都讓隊員們刮目相看。
在某種程度上說,車友都是患難與共的,這比一般的朋友都來得純粹和實在。閑來無事的時候,他們更愿意和對方聊聊生活上的瑣事。比如“我剛和女朋友吵了一架”“我兒子這段時間特別調皮”之類的話題,幾個大男人各抒己見、互幫互助的樣子,雖然有點滑稽,但讓他們感覺特別溫暖。
上周,俱樂部有隊員結婚了。當天,甩下又耗油又費錢的汽車長隊,浩浩蕩蕩的“二輪”大軍再度上場。雖然那天風挺大的,吃了不少的土,但他們覺得,辦這樣一個騎行婚禮,是他們給新人們最好的賀禮。
【騎行族裝備提示】
1。騎行并不是專業運動員才能玩的運動。只要你愿意,普通自行車完全勝任入門需要。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騎行發燒友選擇山地車、公路車,因為騎起來的感覺更爽。
2。單車運動對器材的依賴性很強,帶上充足的水、簡單的修理工具,自己動手學會補胎,可以避免在山上扛車或者推車的尷尬局面;遇到有碎石的下坡路面,減速控制好后剎車,避免猛捏前剎車而導致前滾翻。
3。鑒于單車運動有一定的速度性,請務必佩戴好頭盔和頭套。
騎行俱樂部創建者,24歲的宋喜彭告訴我,成立于2006年10月的俱樂部,成員已經從3人驟增至100人。現在,宋喜彭已經把他的俱樂部搬到了網上,邀請更多的戶外愛好者加入到這個既能運動健身又能休閑玩樂的活動中來。
周末和我騎騎車
周六的晚上,一群人打破了南樓附近單調的夜色。他們穿著鮮亮的緊身衣,戴著頭盔,二三十歲的樣子,英姿颯爽。他們的前面,穿一身明黃色騎行服的宋喜彭,輕輕撣去一輛全碳纖維跑車前叉上的浮土。他把鎖鞋卡進自鎖腳踏,前變速撥到中盤,后飛掛上5擋,一腳發力——各式各樣的自行車猶如一支“二輪”大軍,浩蕩開去。
有趣的是,半小時前剛主持完高層會議或為一道幾何題絞盡腦汁的他們,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要騎向哪里,幾乎每個人都矜持幽默地表示“不想競爭領隊”“只要快樂就好”。對他們來說,無計劃的隨意就是一種奢侈。他們緊握車把,目不斜視,忘記了所有的計劃、表格和成績,念頭只剩下:好好享受這個周末的“夜騎”。輕松的姿態和他們平日在商場上角逐拼殺的作風很不一樣。
向前。“今天我們練習速度和配合。王哥和齊圣領騎,誰要是沒練好掉隊了,就得負責將自己運回家了。”宋喜彭的話顯然活躍了氣氛,隊友們一聲“宋隊長饒命啊”的“疾呼”,引來路人停住了腳步。
再向前。他們不斷拉近和風的距離,跑車剎車的印痕由深變淺。汗水被甩在了身后。車輪的影子飛快地在路燈間切換,路旁的高樓大廈、蜿蜒不盡的黃線,連著樹影搖曳的光飛快倒退。
兩個小時后,騎行行至終點——海河沿岸。“痛快!”他們從背囊里拿出了運動飲料,汗水已經滲透了他們的緊身衣,“干杯!”他們因為共同的愛好走到一起,彼此不會在意對方的身份、職業,全按長幼排序,以兄弟姐妹相稱,和睦相處,就像一個快樂的大家庭。
“我們已經組織了數十次大大小小的單車運動,現在基本上是每周一次夜騎,每月一次短途,每年數次長途。”作為俱樂部的老大哥,31歲的王鉉很是得意,他指了指汗津津的肚子,“騎了幾年車,我的啤酒肚早就不見啦!”
騎行族的隱性基因
清晨7點半,宋喜彭會打開所在自行車專賣店的大門。很多情況下,他會先給自己泡好一杯綠茶,然后把自己專用的單車推出去,練習幾個動作。
當然更多時候,特別是自行車生意最旺的三四月份,他的車子就會積上一層浮土。“對不起,一會兒和你好好聊聊。”宋喜彭笑著無奈地攤開手,上面都是維修車輛留下的刮痕。作為專賣店里最年輕的工作人員,他的身邊總是圍繞著一群中青年顧客。這位24歲的大男孩覺得,幸福的意味,莫過于被這些充滿動感和金屬質感的自行車簇擁著的感覺了。
2006年,宋喜彭來到這家專賣店工作。他說這要感謝那段最失意的時光。“我高考失敗沒有考上工藝美院,于是騎著自行車轉悠。我發現陪伴我的只有這輛自行車。”宋喜彭指的是一輛400元的山地車,“那時候我看著轉動的車輪就入迷。后來我看到了專賣店的招聘啟事。”
隨著接觸歐美、日本流行的自行車信息,他發現自行車不單單是代步工具,還是一種運動,一種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種藝術品。特別是在素有“自行車之鄉”的天津,對自行車情有獨鐘的人大有人在。舉個例子,他的店里曾經引進過一批比較高端的山地車和公路車,不到三個月就被搶光了。“一段時間里,專賣店就成了我們的‘據點’。聊車,侃車,我們經常為一個品牌、一個零件而爭論不休。”宋喜彭說,就在那個時候建立了一個騎行俱樂部,提供一個以單車為主題的公共活動場所,既可以健身交友,又可以使為車友服務的構想慢慢成形,直至最終實現。
在錘煉中獲得安寧
騎行運動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大家在一起,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而自行車俱樂部就提供了這樣的一個平臺。而且,這項運動對體能是一種考驗,需要充沛的體力和心理素質,來回騎行100多公里,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做到的。正如宋喜彭所說,選擇單車也是選擇了對自我的挑戰,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看著墻壁上一張張騎行活動的照片,一個個古銅色的男人在太陽下眼神沉靜。隊員們一致認為,前不久的北京之行最為難忘。“我們晚上出發,一路上經歷了迷路、掉隊、爆胎等種種困難,終于在天安門廣場看到了朝陽。但我覺得,再美的風光也抵不上內心所獲得的無與倫比的錘煉和安寧。”16歲的韓濤慢悠悠地說道。雖然在隊伍里年紀最輕,但這位學文出身的愛好者,其感悟力和概括力每一次都讓隊員們刮目相看。
在某種程度上說,車友都是患難與共的,這比一般的朋友都來得純粹和實在。閑來無事的時候,他們更愿意和對方聊聊生活上的瑣事。比如“我剛和女朋友吵了一架”“我兒子這段時間特別調皮”之類的話題,幾個大男人各抒己見、互幫互助的樣子,雖然有點滑稽,但讓他們感覺特別溫暖。
上周,俱樂部有隊員結婚了。當天,甩下又耗油又費錢的汽車長隊,浩浩蕩蕩的“二輪”大軍再度上場。雖然那天風挺大的,吃了不少的土,但他們覺得,辦這樣一個騎行婚禮,是他們給新人們最好的賀禮。
【騎行族裝備提示】
1。騎行并不是專業運動員才能玩的運動。只要你愿意,普通自行車完全勝任入門需要。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騎行發燒友選擇山地車、公路車,因為騎起來的感覺更爽。
2。單車運動對器材的依賴性很強,帶上充足的水、簡單的修理工具,自己動手學會補胎,可以避免在山上扛車或者推車的尷尬局面;遇到有碎石的下坡路面,減速控制好后剎車,避免猛捏前剎車而導致前滾翻。
3。鑒于單車運動有一定的速度性,請務必佩戴好頭盔和頭套。
相關文章
-
男人怎么選擇奢侈品現在的社會發展也是越來越快了,而且生活上面有了翻天覆地的一些變化,而且人們對于審美的追求也是逐漸的改變了很多,現在很多的
-
男性戴手表看透他的性格這社會越來越多的男性會戴手表,一個手表可以看出男人的品位,而且還可以看出男性的身價,所以很多的男性會通過手表的方式,讓更
-
男人使用香水有哪些注意事項呢香水相對來說都是女性朋友的專利,使之在日常男女接觸時,瞬間飄來的一陣清香獨特味道,更適合兩人的談話氛圍,殊不知現在的男性
-
男性護膚化妝水應該如何進行選擇在日常生活中,男性也要注意一些美容的方式,平時有很多的男性,希望通過一些方法改善自己的肌膚,大家需要注意這些方案,并且在
-
男性的心愛手表如何進行護理男性都想要擁有一個自己喜歡的手表,所以很多的男性在購買手表之后,內心比較激動,生怕自己的手表會出現一些問題,大家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