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藥七分養有何道理?
生活中我們常聽人說,治病要“三分藥七分養”,那么具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從養生學的角度來講,養生的概念同樣貫穿在中醫治療的整個過程之中,作為患者要盡量配合醫生,遵守醫囑,與醫生達到一個比較和諧的狀態。只有這樣,患者才能盡快克服病痛,很好地恢復,這就是中醫里反復強調的“三分藥七分養”的概念。
中國有句古話:“藥醫不死病,醫治有緣人。”雖然這句話現在看起來其中多少有些宿命的味道,但是我們還是不妨換個角度去思考其中對待疾病的道理。
臨診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兩個年齡相似的人,相同的性別,體質也基本差不多,感覺到身體不太舒服,去醫院做了若干檢查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來。按照我們現在的理解,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亞健康狀態。
他們找的是相同的醫生,醫生給了他們基本相同的治療調理方案,但是最后可能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一個人經過醫生一段時間的調理,吃完藥以后可以迅速地將這些不適的癥狀消除掉,從而達到了康復的目的,有了一個很好的療效。而另一個人卻什么作用也沒有,反而比治療前還要壞。這是什么原因呢?
當然了,這兩個人的體質也肯定存在一些微小的差異,但我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這個沒有得到康復的人,他不懂得“三分藥七分養”的道理。
疾病往往是由于憂患生于內,勞苦傷其外,生活無規律,感受到外界病邪等導致身體功能失去平衡而產生,這時單純依靠藥物強行恢復生理功能平衡就認為徹底治好了,但其實并沒有改變致病的根本因素。如果這個人不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繼續熬夜、喝酒,超負荷地透支身體,那么很快生理功能又會失衡而發病。
明朝名醫汪綺石所著的《理虛元鑒》中有段話:“如初發病尚輕淺,亦有不藥而但以靜養安樂而自愈。稍重者,治需百日或一年,煎百劑……便可斷除病根。至于再發便須三年為期。此三年間,起于色者節欲,起于氣者慎怒,起于文藝者拋書,起于勞倦者安逸,起于憂思者遣懷,起于悲觀者達觀,如是方得除根。至于三發,則不可救矣。”
中醫一直認為,治療手段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對于越重的病對病人自身的調理要求就越高,如果一味追求貴藥新藥不如及早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之道。
如何才能防病、去病、延年益壽?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就要注意養心、養性、養精、養腸胃。泰然處世,生活樂觀,飲食合理,遵循自然規律,不縱欲,不貪婪,注意起居,適量運動,不過度勞累,自然少生病少吃藥,那么自然小病易治,大病可愈,甚至患絕癥也可延壽了。
-
調理腎虛的方法主要有哪些腎虛的癥狀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危害,也是會嚴重的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困擾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正確來調理腎虛,
-
補腎喝什么湯效果最好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補腎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效果,保證我們的生命更加的健康,那么我們
-
養腎的水果主要有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得享神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保護的,那么養腎的水果到底有哪些呢?是不是也
-
吃什么菜補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飲食才能夠達到補腎的效果,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危害了,那么你知道么?有很多
-
教大家如何補腎養腎?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應該如何達到一些補腎養腎的功效,包括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那么補腎養腎是不是會給我們的身體帶